冀东地区唢呐流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6:01
本文关键词:冀东地区唢呐流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以笔者多年跟随范老师的学习经历为基础,加上自己从小深受冀东传统民间音乐熏陶,通过范老师的长期教导和自己对一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冀东地区唢呐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说明,尤其是在当地代代相传的元末在冀东地区就已出现唢呐这件乐器和大杆喇叭是由冀东传到东北这一事实进行了新的分析说明。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括地写出了冀东地区唢呐的独特魅力。第一章主要写出了冀东派唢呐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第二章主要从该地区唢呐的形制、演奏形式、常用技巧、借字变奏手法、曲目种类等几大方面来展开说明。第三章主要写出了以冀东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的一些优秀唢呐独奏曲,如《果园欢歌》等。 唢呐在我国广大的冀东地区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变化,现已经深深扎根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出现,唢呐事业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一些优秀的新作品层出不穷,为我国唢呐事业和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唢呐 冀东历史 风格 独奏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1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绪论6-7
- 第一章 冀东派唢呐的发展脉络及代表人物7-11
- 第一节 冀东派唢呐的发展历史7-8
- 第二节 冀东派唢呐的地域划分和代表人物8-11
- 第二章 冀东派唢呐的演奏特点11-20
- 第一节 该地区唢呐的形制及特点11-12
- 第二节 演奏形式12-14
- 第三节 演奏中的常用技巧14-15
- 第四节 借字变奏手法15-17
- 第五节 曲目分类和特点17-20
- 第三章 以冀东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唢呐独奏曲20-26
- 第一节 以评剧音乐为素材的唢呐名曲《评剧主题叙事曲》20-21
- 第二节 以皮影音乐为素材的唢呐名曲《果园欢歌》21-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29
- 后记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明;简述建国以来唢呐音乐的发展与演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杜滇峰;周大明;;抚宁鼓吹乐现状调查[J];大舞台;2011年07期
3 冯国林;论唐山唢呐曲中同主音转换调式调性的变奏[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6年03期
4 何建春;;冀东一带皮影之探[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8期
5 赵瑞军;杜盛兰;;评剧的渊源与发展[J];文史精华;2009年S1期
6 王小锋;;20世纪末的中国鼓吹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陈曦;;冀东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民族音乐;2010年06期
8 陆云兴;谈唢呐咔戏[J];中国音乐;1982年04期
9 王杰;河北鼓吹乐[J];中国音乐;1989年03期
10 王海燕;试论明代冀东移民中的富户和一般民户移民[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冀东地区唢呐流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7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