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用青铜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0:01
本文关键词:湖南商用青铜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湖南发现的铜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南卷》相关文物资料的补正和数据采集,运用音乐学、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湖南铜铙的年代、发展状况以及音乐属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湖南境内发现的铜铙最早的铸造年代为殷墟四期,在湖南地区使用的年代则到了商末或西周早期。湖南铜铙可分为兽面纹铙与乳丁、乳枚铙二种,其中兽面纹又可分为基本兽面纹铙、变形兽面纹铙与简化兽面纹铙;有枚铙可分为阳线有枚铙与阴线有枚铙。与其他地方出土的铜铙相比,湖南的兽面纹铙与乳丁、乳枚铙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演变关系,可以推知它们是在江浙一带发展、定型之后才流传到湖南境内。 湖南铜铙同样具有一钟双音现象,但似乎仍处于一种初始状态,即正鼓、侧鼓之间的音程关系无明显的规律可循,但枚、乳的出现使铜铙的音色表现有了飞跃式的进展。从现存出土铜铙总体情况来观察,随着时代的趋近,器身不仅没有逐渐增大反而不断变小,总体音高也随之不断上升。可以推测,湖南铜铙当采用仰奏的方式,即将甬部埋入地底,深度以旋高为界,使用木质铙槌敲击正鼓、侧鼓部位得以发音。以上湖南铜铙的诸多特性,仍有待更多材料的出现和更深层次的探究。
【关键词】:湖南铜铙 铜铙的流变 一钟双音 音乐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5;K875.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20
- 一、研究现状7-18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 三、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湖南商周青铜铙的类型学研究20-40
- 一、湖南商周青铜铙的文献记载情况分析20-23
- 二、湖南商周青铜铙的类型学分析23-32
- 三、流传发展探讨32-40
- 第三章 湖南商周青铜铙的乐学研究40-56
- 一、音高音域及音色的探讨40-53
- 二、铜铙演奏的探讨53-56
- 第四章 结语56-60
- 参考文献60-69
- 附录69-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2 高西省;商周时代南北甬钟之关系及南北文化交流之检讨[J];东南文化;1991年06期
3 郑荣达;;试探先秦双音编钟的设计构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4 陈荃有;悬钟的发生及双音钟的厘定[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宝鸡竹园沟等地西周墓[J];考古;1978年05期
6 陈国安;傅聚良;;湖南安仁县豪山发现西周铜铙[J];考古;1995年05期
7 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J];考古;1997年10期
8 何介钧;;湖南考古的世纪回眸[J];考古;2001年04期
9 向桃初;;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1年04期
10 徐坚;试析宁乡的商代铜铙[J];考古与文物;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霞;南方地区出土的青铜大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琳;商周青铜铙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湖南商用青铜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8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