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忘工》到《金蛇狂舞》
发布时间:2021-01-01 05:32
《凡忘工》是江南丝竹中的经典曲目之一,虽未被列入"八大曲"之中,但依旧是民间丝竹演奏中不可或缺的必选曲目。而家喻户晓的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是1934年由聂耳在保持《凡忘工》曲式结构、乐句骨干音等基础上进行改编、发展而成的。分析对比两者之间的衍变异同,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金蛇狂舞》和《凡忘工》在音乐形态上的互相关联。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8年24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凡忘工》
二、《金蛇狂舞》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百代国乐队”与四大名曲——纪念“百代国乐队”诞生80周年[J]. 梁茂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2]中国民族合奏乐的艺术特征——以《金蛇狂舞》为例[J]. 蒋尚慧. 大众文艺. 2015(04)
[3]《老八板》源流攷[J]. 钱仁康. 音乐艺术. 1990(02)
[4]探幽发微——谈中国传统器乐创作规律三则[J]. 李民雄. 音乐研究. 1988(03)
本文编号:2951010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8年24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凡忘工》
二、《金蛇狂舞》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百代国乐队”与四大名曲——纪念“百代国乐队”诞生80周年[J]. 梁茂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2]中国民族合奏乐的艺术特征——以《金蛇狂舞》为例[J]. 蒋尚慧. 大众文艺. 2015(04)
[3]《老八板》源流攷[J]. 钱仁康. 音乐艺术. 1990(02)
[4]探幽发微——谈中国传统器乐创作规律三则[J]. 李民雄. 音乐研究. 1988(03)
本文编号:2951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5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