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新加坡琵琶艺术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9:21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琵琶艺术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新加坡虽然深受西方影响,但是中国的民族乐器琵琶在新加坡却具有它艺术发展独特的一面。琵琶是由早期中国南来的民间乐师传入新加坡的,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琵琶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乐器,除了接触过琵琶这件乐器的爱好者外,许多新加坡人对它一知半解。后来,靠着大量的传播、华乐团的演出和学校里的华乐活动推广之下,使得华乐在发展的道路上面越趋宽广,而琵琶也逐渐地普遍起来了。 在华乐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学习中国民族器乐的人数也跟着上升了。由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处于封闭的状态,许多与琵琶的资讯、师资及教材等等,都没对外传播,因此许多新加坡的琵琶人士多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当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后,新加坡来了许多中国的新移民琵琶老师。这些琵琶老师对新加坡的琵琶艺术发展贡献了许多和给与很大的帮助。像是新加坡琵琶界所缺乏的新琵琶谱、技术和最新的琵琶资讯都由这老师们带入新加坡。 在中国开放后,许多著名的琵琶演奏家经常来新加坡演出推广琵琶艺术,也借此机会与新加坡的琵琶人士交流。音乐会和互动交流启发了许多新加坡琵琶人士的想法和扩大他们的见识。后来在新加坡的琵琶艺术发展道路上也有了些新的辅助,比如琵琶比赛和考级之类的活动也是帮助促进新加坡琵琶演奏艺术水平发展的其中因素。因此音乐会、比赛和考级以及新加坡华乐团的的成立带动整个新加坡琵琶艺术发展趋势。 新加坡的琵琶艺术在今天还仍然未发展到一个非常成熟的地步,这是因为新加坡缺乏了一个很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个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的新加坡来说,要学习一件中国民族乐器,琵琶本来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了解琵琶的文化背景。所以希望在将来的新加坡在职琵琶老师和音乐学府能策划一个适合新加坡琵琶学生的教学方案和教材来弥补新加坡学生在这方面所缺乏的。
【关键词】:西方影响 民间乐师 推广 促进 师资 教材 比赛 音乐会 考级 系统化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33
【目录】:
  • 论文摘要3-4
  • Abstracts4-6
  • 引言6-7
  • 第一章 新加坡的文化和地理位置对于琵琶艺术发展的影响7-8
  • 第二章 新加坡琵琶艺术发展综述8-11
  • 1.琵琶艺术初期发展阶段8
  • 2.琵琶艺术的师资8-10
  • 3.琵琶艺术的教材与资讯10-11
  • 第三章 新加坡的琵琶演奏艺术11-15
  • 1.新加坡华乐团11
  • 2.音乐会11-13
  • 3.比赛13
  • 4.考级13-14
  • 5.小结14-15
  • 第四章 琵琶艺术在新加坡的发展和展望15-17
  • 1.专业音乐教育机构15
  • 2.提升演奏水平15-17
  • 第五章 结论17-18
  • 参考文献18-21
  • 附录21-28
  • 后记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宏;;德无常师 主善为师——记琵琶艺术家王范地先生[J];人民音乐;2010年06期

2 杨晓慧;;初探琵琶艺术的主要流派[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年05期

3 王雪梅;;唐代的琵琶艺术与琵琶文化[J];文史杂志;2011年05期

4 刘再生;我国琵琶艺术的两个高峰时期[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5 崔岳;唐诗宋词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于春哲;白居易诗歌中的唐代琵琶艺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任鸿翔;平湖派琵琶艺术美学思想初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崔海燕;;感悟民族乐器琵琶[J];剧作家;2006年04期

9 孙丽伟;海纳百川 能容乃大──从《刘德海传统琵琶曲集》谈刘德海琵琶艺术特色[J];人民音乐;1999年02期

10 李华盛;;李廷松[J];小演奏家;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雪农;;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古代军中的“号炮”[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2 欧妮;;永恒的艺术魅力 全面的艺术感受——从琵琶演奏入手新解《琵琶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林容;;弹奏诗韵三两声——谈古诗教学的延伸[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 林容;;弹奏诗韵三两声——谈古诗教学的延伸[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郑祖襄;;词曲艺术中的“一曲多用”及其影响下的琵琶音乐[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声;唐代的琵琶艺术[N];吉林日报;2002年

2 本报评论记者 杨洁邋廖述毅;非遗传承人:但愿他们不是最后一个[N];嘉兴日报;2008年

3 记者 胡馨婷;地方文化瑰宝濒临后继无人[N];嘉兴日报;2008年

4 记者 吕路阳;海峡两岸(首届)古筝琵琶大赛在榕开赛[N];福州日报;2010年

5 姝明;玉琢器成霞满天[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记者 胡馨婷;我市非遗“国宝”增至六项[N];嘉兴日报;2008年

7 梁茂春;“刘派琵琶”初论[N];音乐周报;2005年

8 梁茂春;评“流派糟粕”论[N];音乐周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紫茵;天涯论剑琵琶行[N];音乐周报;2004年

10 梁茂春;“流派”不是“宗派”[N];音乐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维;日本筑前琵琶(八洲流)音乐和传承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玮玲;新加坡琵琶艺术发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赵倩毅;从《诉》窥探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D];山西大学;2012年

3 乌日娜;任鸿翔琵琶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顾一s

本文编号:297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7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