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文化变迁视野下哈萨克族斯布孜额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5:27

  本文关键词:文化变迁视野下哈萨克族斯布孜额的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斯布孜额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吹奏乐器。它被哈萨克人誉为“心笛”。现今还存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塔城、新源县、乌苏、乌鲁木齐等地。成书于公元11世纪的古代典籍《突厥语大辞典》,其上记载有“斯布斯额”为“一种笛子”。然而,虽说它现在被列入到非遗当中,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确定的传承人仅有四人,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跟其他有的非遗项目相比,传承形式非常不乐观。本文试论哈萨克的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其次对斯布孜额的生存文化背景做梳理和阐述;并通过田野调查,对斯布孜额乐器本体进行研究,依次对它的形制演变、吹奏方法及音乐形态等方面的演变展开分析;再次综述并结合前人观点,对斯布孜额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究;最后通过走访多个传承人,并踏足斯布孜额的流行地域,系统研究斯布孜额的传承脉络,分析斯布孜额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的激发斯布孜额的音乐活力,使之在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下保持其内核,更好地传承下去。力图使斯布孜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对如何抢救、推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一些理论支撑。此外,对斯布孜额的历史进行探究及对它与相类乐器进行对比的研究,有利于大一统观念和“同宗同源”的民族认同感的推进。而这个认同对于在当今的社会情境下形成和构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同宗多元”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斯布孜额 文化变迁 哈萨克族 游牧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32.1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1
  • 1.1 缘起7
  • 1.2 研究现状7-8
  • 1.3 技术路线8-10
  • 1.4 研究意义10-11
  • 2 斯布孜额其物11-20
  • 2.1 材料和形制11
  • 2.2 吹奏方法及原理11-12
  • 2.3 固定低音概念12-13
  • 2.4 音乐形态分析13-16
  • 2.5 乐曲题材分析16-20
  • 3 斯布孜额的“前世今生”20-27
  • 3.1 斯布孜额与相类乐器的关系20-23
  • 3.2 斯布孜额的历史渊源23-27
  • 4 现代变迁中的斯布孜额27-34
  • 4.1 与斯布孜额共生的自然环境——以阿勒泰地区为例27-29
  • 4.2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模式29-30
  • 4.3 草原文化的“失落”30-32
  • 4.4 现代斯布孜额的流变32-34
  • 5 斯布孜额的传承现状34-40
  • 5.1 斯布孜额的传承方式34
  • 5.2 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拜力汗生平整理34-37
  • 5.3 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哈德力别克·好安生平整理37-38
  • 5.4 传承人个案分析结论38-40
  • 6“非遗”中斯布孜额的传承与保护40-46
  •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40-41
  • 6.2 对使斯布孜额得到有效传承的建议41-46
  • 结语46-47
  • 附录47-50
  • 参考文献50-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2-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澜清;深描与人类学田野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桑海波;;“楚吾尔”乐器辨析[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文化变迁视野下哈萨克族斯布孜额的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9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