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笛曲《牧笛》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3:06

  本文关键词:笛曲《牧笛》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牧笛》是刘森先生的代表乐曲,根据刘炽先生作曲的双人舞配乐《牧笛》改编而来。乐曲表现了牧民放牧时的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心情,展现了草原放牧人热烈活泼的情景。《牧笛》开创了“刘森笛派”的“大写意”的创作特色以及演奏风格。《牧笛》中很多技巧的创新,拓展了笛子演奏的表现力,对于此后的笛子演奏家和笛子曲作家有着很深的影响。《牧笛》中的技巧的使用,综合了“南北”派演奏技巧的所长,技巧的运用包容并蓄。刘森先生在继承“北”派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对滑音、半孔音、吐音、气震音等予以创新和发展。并将“北”派的刚与“南”派的柔相结合,又借鉴吸收了美声和长笛气震音的技巧,形成了极具时代气息、民族韵味强烈、颇具感人和歌唱性的新风格。本文选取《牧笛》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以相关文献和现有的学术文献为基础,以实际演奏中的心得体会为经验,以民族音乐学理论、笛箫史理论,笛子演奏技巧理论等为指导。从《牧笛》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基础入手,剖析《牧笛》创作成功的原因。从《牧笛》的调式调性、南北派技巧的融合、技巧的创新、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浓郁的民族韵味为分论点,剖析《牧笛》的创作特征。从吐音技巧的运用、气震音技巧的运用、复滑音技巧的运用、半空音技巧的运用、超吹高音指法1音的运用五个方面入手,解析《牧笛》的演奏技巧。笔者从民族音乐学、音乐教学论、笛子演奏技巧的角度,对《牧笛》的创作特征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求可以剖析出《牧笛》的创作特征和演奏技巧的特点,希望可以为以后教学和演奏《牧笛》这首乐曲,有所帮助。
【关键词】:刘森 创作特征 演奏技巧 牧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32.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9
  • 第2章《牧笛》的创作背景9-15
  • 2.1 五十年代竹笛艺术发展概括9-11
  • 2.1.1 南北派竹笛艺术发展概况9-11
  • 2.1.2 新派的兴起11
  • 2.2《牧笛》的创作基础11-12
  • 2.2.1 刘炽的双人舞音乐《牧笛》11-12
  • 2.2.2 人民群众渴望感情的抒发12
  • 2.3《牧笛》创作成功的原因及意义12-15
  • 第3章《牧笛》的创作特征15-21
  • 3.1《牧笛》的调式调性15-16
  • 3.2“南北”派技巧的融合16-17
  • 3.3 演奏技巧的创新17-18
  • 3.3.1 超吹指法1的独创17
  • 3.3.2 气震音的创新17-18
  • 3.3.3 滑音的创新18
  • 3.3.4 半孔音技巧的独创18
  • 3.4 强烈的情感表达18-20
  • 3.5 浓郁的民族韵味20-21
  • 第4章《牧笛》的演奏技巧特征分析21-28
  • 4.1 吐音技巧的运用21-23
  • 4.1.1《牧笛》中吐音技巧与“南北”派吐音技巧对比21-22
  • 4.1.2《牧笛》中“舌点”音技巧的运用22-23
  • 4.2 气震音技巧的运用23-25
  • 4.2.1 南北派气震音技巧运用的特点23-24
  • 4.2.2《牧笛》气震音技巧的运用24-25
  • 4.3 半孔音技巧的运用25
  • 4.4 复滑音技巧的运用25-26
  • 4.5 超吹指法1的运用26-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0
  • 致谢30-31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福强;姜爱华;;花腔歌曲《牧笛》演唱研究[J];北方音乐;2009年07期

2 傅学波;;中国艺术歌曲《牧笛》花腔演唱艺术分析[J];芒种;2012年23期

3 尚一波;;浅谈鄂尔多斯文化研究[J];鄂尔多斯文化;2006年04期

4 廖红梅;;花腔歌曲《牧笛》的艺术价值探微[J];音乐天地;2009年11期

5 朴松花;如梦如幻田园曲——水墨动画片《牧笛》赏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杨惠s

本文编号:301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01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