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地区客家祭祖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以合浦邓氏墓祭活动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2 08:12
客家人素有"求神不如拜祖"之说,祭祖就是客家人敬祖敦亲观念的具象显现。隆重古朴的墓祭仪式作为合浦乃至北部湾地区客家人祖先信仰的重要支撑,在满足其精神激励、文化认同、道德教化、社会整合等方面,均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从墓祭之音乐实践看,客家人借助仪式与音乐缅怀宗族先人,联络、延续宗亲世系情谊并塑造族群共同记忆,以之增强对当下与未来生活的自信。与祖先能量紧密相连的墓祭音乐已不仅是声学意义上的声音,而关涉意义世界的文化呈现与精神世界的慎终追远,历经时光洗涤却依旧璀璨。
【文章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37(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仪式场域及主要参与人员
(一)仪式场域
(二)主要参与人员
1. 仪式组织者:邓氏宗族成员
2. 音乐表演者:外姓乐师与宗族成员
二、乐动乡陌:2017清明邓氏墓祭仪式音乐活动叙事
(一)祠堂前的整装待发[7:30-10:30]
1. 准备祭品
2. 立锣鼓、奏乐
3. 族众集合
4. 开路
(二)依山傍水中的开业祖祭拜仪式[11:00-12:30]
1. 祭拜后土
2. 祭拜先祖
3. 鸣炮
(三)崇山峻岭间的建基祖祭拜仪式[13:05-14:35]
1. 扫坟堂、摆祭品
2. 祭拜
3. 鸣炮
(四)“落叶归根”的祠堂食祭[15:30-18:00]
三、墓祭仪式中的“器”与“乐”
(一)祭仪所用乐器
1. 唢呐
2. 打击乐器
(二)唢呐曲分析
5. 四首乐曲之综合比较
四、敬祖敦亲:墓祭仪式及其音乐的文化功能衍化
(一)链接“神圣”与“世俗”
(二)祭祖仪程与音乐相得益彰
(三)不同层次的文化认同维系
1. 作为邓氏族人的宗族认同
2. 作为新田村民的地域认同
3. 作为客家民众的族群认同
五、小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仪式实践与榉村的社会整合[J]. 何明,杨开院. 民俗研究. 2018(03)
[2]文化消费者对秦腔展演空间的感知与地方认同——以“易俗社”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例[J]. 张健,卫倩茹,芮旸,李同昇. 人文地理. 2018(01)
[3]认同区分——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社会内涵[J]. 孙莹,肖大威. 小城镇建设. 2015(04)
[4]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J]. 余达忠.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合浦客家源流考[J]. 陈海春. 寻根. 2008(02)
[6]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J]. 周建新. 民族研究. 2006(01)
[7]客家传统宗族社会论略[J]. 吴永章. 嘉应学院学报. 2005(05)
[8]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周大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9]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 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6)
本文编号:3014383
【文章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37(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仪式场域及主要参与人员
(一)仪式场域
(二)主要参与人员
1. 仪式组织者:邓氏宗族成员
2. 音乐表演者:外姓乐师与宗族成员
二、乐动乡陌:2017清明邓氏墓祭仪式音乐活动叙事
(一)祠堂前的整装待发[7:30-10:30]
1. 准备祭品
2. 立锣鼓、奏乐
3. 族众集合
4. 开路
(二)依山傍水中的开业祖祭拜仪式[11:00-12:30]
1. 祭拜后土
2. 祭拜先祖
3. 鸣炮
(三)崇山峻岭间的建基祖祭拜仪式[13:05-14:35]
1. 扫坟堂、摆祭品
2. 祭拜
3. 鸣炮
(四)“落叶归根”的祠堂食祭[15:30-18:00]
三、墓祭仪式中的“器”与“乐”
(一)祭仪所用乐器
1. 唢呐
2. 打击乐器
(二)唢呐曲分析
5. 四首乐曲之综合比较
四、敬祖敦亲:墓祭仪式及其音乐的文化功能衍化
(一)链接“神圣”与“世俗”
(二)祭祖仪程与音乐相得益彰
(三)不同层次的文化认同维系
1. 作为邓氏族人的宗族认同
2. 作为新田村民的地域认同
3. 作为客家民众的族群认同
五、小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仪式实践与榉村的社会整合[J]. 何明,杨开院. 民俗研究. 2018(03)
[2]文化消费者对秦腔展演空间的感知与地方认同——以“易俗社”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例[J]. 张健,卫倩茹,芮旸,李同昇. 人文地理. 2018(01)
[3]认同区分——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社会内涵[J]. 孙莹,肖大威. 小城镇建设. 2015(04)
[4]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J]. 余达忠.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合浦客家源流考[J]. 陈海春. 寻根. 2008(02)
[6]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J]. 周建新. 民族研究. 2006(01)
[7]客家传统宗族社会论略[J]. 吴永章. 嘉应学院学报. 2005(05)
[8]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周大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9]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 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6)
本文编号:3014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01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