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第一幕的和声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7:48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是美籍俄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作为二十世纪中叶著名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给现代派音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和突破。本文通过对《彼得鲁什卡》第一幕的和声技法的分析,从和弦的结构,调性思维的转变、多种调式的运用、和声的进行以及曲式等技法的运用,对作品进行解剖式分析。笔者通过《彼得鲁什卡》第一幕的音乐作品研究,深层次地了解此作品的理论研究价值,为研究20世纪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和声语音提供有效依据,也为后人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研究价值。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2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斯特拉文斯基与《彼得鲁什卡》
    (一)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生平
    (二)《彼得鲁什卡》第一幕舞剧简介
二、调性及调性思维的变换的研究
    (一)中古调式
    (二)半音调式
    (三)多调式
三、和弦构成
    (一)三度结构和弦
    (二)高叠和弦
        1. 三度高叠和弦
        2. 非三度高叠和弦
        3. 复合和弦
        4. 混合结构和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斯特拉文斯基不同创作时期复调思维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异[D]. 周文婕.上海音乐学院 2016

硕士论文
[1]斯特拉文斯基歌剧《浪子的历程》的作曲技法及音乐风格研究[D]. 李冰洁.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织体音色结构探究[D]. 石尚璇子.上海音乐学院 2017
[3]斯特拉文斯基舞剧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 吕佳.吉林大学 2016
[4]以和声角度分析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作品风格[D]. 黄乔华.山西大学 2016
[5]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交响曲中奏鸣曲式结构特征[D]. 张琳斌.山东艺术学院 2015
[6]斯特拉文斯基早、中期钢琴独奏作品的和声研究[D]. 夏忆沙.上海音乐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277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277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b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