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13 11:00
电子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是一个以"声音创作"为主的系统,常没有传统音乐分析时"谱"系统的视觉支持和确定,使创作、分析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音乐家们尝试用符号、图形、文字等视觉方式代替的同时,也从多元视角创建了多元理论。电子音乐分析软件EAnalysis综合并根据多元理论,运用或创建了系列图形符号,以视觉化分析支持。本文梳理总结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与表示的多元视角,使分析者更好的聆听、记录、标记、传递作品的声音类别、组织形态、结构组织方式、空间运动等结构元素和声音信息,同时提供电子音乐分析者分类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以满足不同的分析对象和目的。
【文章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37(03)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根据范德戈恩的“空间的解释”设计的图
声音空间运动的符号表示,如加强型、旋转型、波浪型、声音渐变型等等,如图4所示。声音的空间运动是电子音乐结构组织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重要特征,但声音运动的轨迹、形态一直没有规范的记谱方式,以致空间运动的轨迹与逻辑很难理性去分析、表示、总结。在EAnalysis中,《空间的解释》理论被转化为描述声音空间运动的一组符号性图片,15种空间运动图形的设计提供了一套表示声音空间运动的符号表示,如加强型、旋转型、波浪型、声音渐变型等等,如图4所示。图4根据范德戈恩的“空间的解释”设计的图形表示图5罗伊的“格栅功能”的图形表示(四)史蒂芬罗伊的“格栅功能”史蒂芬罗伊(StephaneRoy)于2003年在他的著作《电子音乐的分析模型》(L’analysedesmusiquesélectroacoustiques)一书中提出了格栅功能(GrilleFonctionnelle)的分析理论,该理论结合了调性音乐中的格式塔原理、伦纳德·迈耶(LeonardMeyer)“隐含-实现”的模式,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电子音乐分析体系。他主张电子音乐分析不仅是研究声音事件,提倡“将音乐单元的角色概念化”,同时还要研究作品中的结构组织,综合考虑音乐的横向和纵向结构,以及事件和结构的关系。为了强调图形化表示声音事件之间的关系,罗伊创新了系列格栅符号工具(受音乐符号学家纳蒂兹的影响),定义了声音事件和结构之间相互关联的符号系统,分为方向、分层、过程、关系修辞、破裂修辞五个主要类别。罗伊强调听众的期望,强调创作过程的方向和目的,构建了对音乐功能的解释,为电子音乐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框架。在EAnalysis软件中,直接运用了“格栅功能”理论中五个类别的符号系统图片,如图5所示。方向类别中列出了音乐横向运动中引入、结束、悬挂等七种结构形态;分层类
?员慵せ钊现?蛔詈螅?斫夂徒馐停?员慵せ疃砸衾值?全面理解。上述聆听三分法链接并对应着着三个听觉意向:a、图像层面(im-sound):一个原始的参照或标志性的声音;b、图表层面(di-sound):通过过滤和拉伸对象,以创建简化的轮廓图表或索引;c、隐喻层面(me-sound)-“图形和自我参照”,处理一般概念符号的隐喻/元形。这个概念性框架为音乐文本的理解接收和生产提供一个有用的组织工具。在EAnalysis软件中,贝勒《图像的声音》的理论被转化为具体声音来源的一组图片,如鸟、空气、夜、喧闹等表示外部声源的图形表示。如图6所示,分析者可以根据具体声音来源,在声谱图的对照下,标记声音来源,在激活认知的基础上,理解音乐的声音与其主题与意象的关系。此类表示较为适合具体音乐的声音材料。图6根据贝勒“图像的声音”设计的图形表示图7埃默森的“语言网格”的图形表示(六)西蒙·埃默森的“语言网格”西蒙·埃默森(SimonEmmerson)于1986年在《语言与材料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音响语言网格概念,用来描述声音材料的类型和音乐组织的逻辑关系。它集中于作品整体上的图6.根据贝勒“图像的声音”设计的图形表示图7.埃默森的“语言网格”的图形表示(六)西蒙·埃默森的“语言网格”西蒙·埃默森(SimonEmmerson)于1986年在《语言与材料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音响语言网格概念,用来描述声音材料的类型和音乐组织的逻辑关系。它集中于作品整体上的句法形态和语篇意义的分析。音响语言表格分为纵横两个坐标维度:横向的是语言陈述类型(从听觉陈述—模拟陈述),由左至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音响结构思维研究[D]. 徐志博.上海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281936
【文章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37(03)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根据范德戈恩的“空间的解释”设计的图
声音空间运动的符号表示,如加强型、旋转型、波浪型、声音渐变型等等,如图4所示。声音的空间运动是电子音乐结构组织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重要特征,但声音运动的轨迹、形态一直没有规范的记谱方式,以致空间运动的轨迹与逻辑很难理性去分析、表示、总结。在EAnalysis中,《空间的解释》理论被转化为描述声音空间运动的一组符号性图片,15种空间运动图形的设计提供了一套表示声音空间运动的符号表示,如加强型、旋转型、波浪型、声音渐变型等等,如图4所示。图4根据范德戈恩的“空间的解释”设计的图形表示图5罗伊的“格栅功能”的图形表示(四)史蒂芬罗伊的“格栅功能”史蒂芬罗伊(StephaneRoy)于2003年在他的著作《电子音乐的分析模型》(L’analysedesmusiquesélectroacoustiques)一书中提出了格栅功能(GrilleFonctionnelle)的分析理论,该理论结合了调性音乐中的格式塔原理、伦纳德·迈耶(LeonardMeyer)“隐含-实现”的模式,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电子音乐分析体系。他主张电子音乐分析不仅是研究声音事件,提倡“将音乐单元的角色概念化”,同时还要研究作品中的结构组织,综合考虑音乐的横向和纵向结构,以及事件和结构的关系。为了强调图形化表示声音事件之间的关系,罗伊创新了系列格栅符号工具(受音乐符号学家纳蒂兹的影响),定义了声音事件和结构之间相互关联的符号系统,分为方向、分层、过程、关系修辞、破裂修辞五个主要类别。罗伊强调听众的期望,强调创作过程的方向和目的,构建了对音乐功能的解释,为电子音乐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框架。在EAnalysis软件中,直接运用了“格栅功能”理论中五个类别的符号系统图片,如图5所示。方向类别中列出了音乐横向运动中引入、结束、悬挂等七种结构形态;分层类
?员慵せ钊现?蛔詈螅?斫夂徒馐停?员慵せ疃砸衾值?全面理解。上述聆听三分法链接并对应着着三个听觉意向:a、图像层面(im-sound):一个原始的参照或标志性的声音;b、图表层面(di-sound):通过过滤和拉伸对象,以创建简化的轮廓图表或索引;c、隐喻层面(me-sound)-“图形和自我参照”,处理一般概念符号的隐喻/元形。这个概念性框架为音乐文本的理解接收和生产提供一个有用的组织工具。在EAnalysis软件中,贝勒《图像的声音》的理论被转化为具体声音来源的一组图片,如鸟、空气、夜、喧闹等表示外部声源的图形表示。如图6所示,分析者可以根据具体声音来源,在声谱图的对照下,标记声音来源,在激活认知的基础上,理解音乐的声音与其主题与意象的关系。此类表示较为适合具体音乐的声音材料。图6根据贝勒“图像的声音”设计的图形表示图7埃默森的“语言网格”的图形表示(六)西蒙·埃默森的“语言网格”西蒙·埃默森(SimonEmmerson)于1986年在《语言与材料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音响语言网格概念,用来描述声音材料的类型和音乐组织的逻辑关系。它集中于作品整体上的图6.根据贝勒“图像的声音”设计的图形表示图7.埃默森的“语言网格”的图形表示(六)西蒙·埃默森的“语言网格”西蒙·埃默森(SimonEmmerson)于1986年在《语言与材料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音响语言网格概念,用来描述声音材料的类型和音乐组织的逻辑关系。它集中于作品整体上的句法形态和语篇意义的分析。音响语言表格分为纵横两个坐标维度:横向的是语言陈述类型(从听觉陈述—模拟陈述),由左至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音响结构思维研究[D]. 徐志博.上海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281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28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