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谢苗诺夫《奏鸣曲三号》作品特点、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14:39
  《奏鸣曲三号》是俄罗斯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巴扬制造家维阿切斯拉夫·谢苗诺夫献给得学生——尤里·希什金的手风琴作品。谢苗诺夫创作与改编了大量的手风琴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世界手风琴艺术中的瑰宝,也是各大手风琴比赛中选手们使用最多的参赛作品。《奏鸣曲三号》出版于2014年,也成为了载入手风琴艺术史册的经典作品。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先叙述谢苗诺夫艺术人生,从学生时代到工作至今,演奏、教学及创作三个经历的总结;再着重阐述他音乐创作上的三个特点:民族化、交响性、哲学思想。从而体现他在当今手风琴艺术的地位与伟大贡献。第二章主要是对谢苗诺夫《奏鸣曲三号》的曲式结构作出较具体的分析。先叙述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不同,然后分乐章分析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旋律织体、节奏节拍、音色等等。第三章是对《奏鸣曲三号》进行具体的演奏技巧的研究,主要是风箱和触键方面的技巧的研究。 

【文章来源】: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谢苗诺夫及其作品
    (一)谢苗诺夫的艺术人生
    (二)谢苗诺夫的音乐作品特点
二、《奏鸣曲三号》曲式结构
    (一)第一乐章曲式与作品分析
        1、呈示部分析
        2、展开部分析
        3、再现部分析
    (二)第二乐章曲式与作品分析
        1、首部分析
        2、中部分析
        3、再现部分析
    (三)第三乐章曲式与作品分析
        1、呈示部分析
        2、展开部分析
        3、再现部分析
        4、尾声分析
    (四)、总结
三、《奏鸣曲三号》演奏技巧的研究
    (一)风箱的研究
        1、第一乐章
        2、第二乐章
        3、第三乐章
    (二)触键的研究
        1、第一乐章
        2、第二乐章
        3、第三乐章
    (三)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罗斯巴扬演奏大师谢苗诺夫的巴扬作品改编技巧[J]. 曹野.  艺术研究. 2016(04)
[2]谈维亚切斯拉夫·谢苗诺夫之巴扬手风琴演奏及教学作品改编[J]. 曹野.  音乐生活. 2016(06)
[3]手风琴触键技巧的教学实践[J]. 王汇涓.  音乐时空. 2014(06)
[4]浅谈手风琴风箱的运用对音乐表现的影响[J]. 赵伟伟.  艺术科技. 2013(06)
[5]谢苗诺夫巴扬音乐创作的分类及共性[J]. 王从余.  艺术教育. 2010(04)
[6]手风琴演奏的灵魂——风箱运用[J]. 谭潇潇.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02)

硕士论文
[1]谢苗诺夫巴扬手风琴独奏《奏鸣曲第三号》演奏技术研究[D]. 孔晓琛.上海音乐学院 2017
[2]谢苗诺夫巴扬手风琴作品《奏鸣曲第一号》—音乐本体与演奏技术初探[D]. 何川.上海音乐学院 2013
[3]谢苗诺夫《奏鸣曲一号》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探究[D]. 吴伯麟.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巴扬演奏者对音乐音响的感知能力研究[D]. 张一竹.西安音乐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285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285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