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之创作与演奏风格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17:10
本文关键词:《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之创作与演奏风格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是作曲家关乃忠于2002年创作的一部二胡协奏曲,这部协奏曲描绘的是作曲家记忆中老北京的四季,每一章都被赋予了鲜活的音乐形象,春天的“闹”,夏夜的静,秋日田地里的金色的庄稼,严冬里暖意融融的除夕夜。作曲家将这四个乐章分别标为《闹春》、《夏夜》、《金秋》、《除夕》〉。为了将“京”的音乐形象更加的突出,作曲家在每一章都采用了不同的音乐素材——京韵大鼓、京剧皮黄腔、单弦来表现京味。将这些传统的音乐素材融入西方作曲技法,音乐听起来既有浓郁的中国味,又时尚现代。二胡作为传统的民族器乐,在音色上柔美圆润,善于模仿。在技法上也是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在乐曲中,作曲家不仅善于将二胡的音色与二胡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更重要是作曲家能够用二胡把乐曲中的那些京韵京味模仿的十分传神。让人听完之后,北京城旧景鲜活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乐曲中作曲家运用颤音、滑音这些二胡常见的技法,表现乐曲的形象、将音乐的旋律中的神韵清楚的传达。乐曲中作曲家只写景不叙事,乐曲流畅、优美没有历史的包袱,带给人听觉上的享受。 笔者将从演奏者的视角,,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演奏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法和情绪的处理,从而探究这部作品在创作与演奏上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曲式分析 颤音 滑音 揉弦 音乐素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作曲家及作品介绍8-10
- (一)、作品家介绍8-9
-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9-10
- 二、对作品《追梦京华》在曲式结构、旋律上的分析10-19
- (一)、闹春的曲式分析10-12
- (二)、夏夜的曲式分析12-14
- (三)、金秋的曲式分析14-16
- (四)、除夕的曲式分析16-19
- 三、创作技法19-31
- (一)、揉弦19-23
- 1、滚揉19-21
- 2、压揉21-22
- 3、滑揉22-23
- 4、空弦揉弦23
- 5、不揉弦23
- (二)、滑音23-26
- 1、上滑音24
- 2、下滑音24-26
- 3、回滑音26
- 4、垫指滑音26
- (三)、颤音26-29
- 1、一般性的装饰颤音27
- 2、模仿京剧的唱腔27
- 3、根据旋律的意境而加入的颤音27-28
- 4、先滑后颤28
- 5、引子中起连接作用的颤音28
- 6、演奏成打音28-29
- (四)句法表现29-31
- 1、乐句的划分29-30
- 2、句法的表现30-31
- 四、对乐曲《追梦京华》的理解和处理31-42
- (一)、闹春的理解和处理31-34
- (二)、夏夜的理解和处理34-35
- (三)、金秋的理解和处理35-38
- (四)、除夕的理解和处理38-42
- 结语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武崇成;浅议京剧的唱腔艺术[J];安徽新戏;1997年06期
2 夏冰;;二胡演奏中意念和气息的探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7期
3 张军;;二胡的揉弦技巧及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郑燕;;浅谈京剧二黄腔的特点[J];戏剧之家;2003年02期
5 谢瑾;;戏曲唱腔中颤音的多样性及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启示[J];民族音乐;2010年06期
6 林聪;;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对二胡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音乐;2011年03期
7 蒋莘;;试析何顺信先生京胡演奏技巧[J];中国京剧;2007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之创作与演奏风格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6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