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奏角度看内蒙古地区雅托噶的传统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7-05-26 12:26
本文关键词:从演奏角度看内蒙古地区雅托噶的传统与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雅托噶(音译,即蒙古筝),盛行于元代宫廷,曾广泛流传在于俄国伏尔加河下游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蒙古国、中国内蒙古、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蒙古族聚居地,现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鄂尔多斯一带。是一种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 本文以清朝中期以后在内蒙古地区流传至今的雅托噶之演奏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学习记录和恢复重构的方法,对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这两个地区的雅托噶演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针对目前尚未失传的锡林郭勒雅托噶在演奏中的特色,笔者将自己的演奏心得和发现进行了总结记录;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失传的鄂尔多斯雅托噶,笔者在前人记录的基础上对其演奏体系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恢复重构。同时,本文对于清朝中期以前的雅托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文献梳理和总结,对于现当代雅托噶的艺术特点和发展现状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本文中,笔者按照雅托噶不同时期的发展,将文章分为“史料中的雅托噶艺术”、“传统的雅托噶艺术”、“现当代的雅托噶艺术”三个部分,尽可能全面地对这件历经千年的、民族性极强的少数民族弹拨乐器进行研究。
【关键词】:雅托噶 锡林郭勒 鄂尔多斯 阿斯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第一章 史料中的雅托噶艺术11-17
- 第一节 雅托噶的源起11-12
- 一、本土起源说11-12
- 二、外地传入说12
- 第二节 从蒙古汗国到清朝初期的雅托噶艺术12-17
- 一、蒙古汗国时期12
- 二、元代12-15
- 1, 从独奏方面看13
- 2, 从伴奏方面看13-14
- (1) 为倒喇戏伴奏14
- (2) 为杂剧伴奏14
- (3) 为宫廷舞蹈伴奏14
- (4) 为佛教节日活动伴奏14
- 3, 从合奏方面看14-15
- 三、北元、漠北时期15
- 四、清朝初期15-17
- 第二章 传统的雅托噶艺术17-42
- 第一节 锡林郭勒地区的雅托噶艺术17-30
- 一、概况17-18
- 二、定弦与转调18-20
- 1, 定弦18-19
- 2, 转调19-20
- 三、典型乐曲分析20-26
- (一) 《阿都沁阿斯尔》与《苏鲁克阿斯尔》、《么得摆阿斯尔》20-22
- 1, 《阿都沁阿斯尔》20-21
- 2, 《阿都沁阿斯尔》的变奏21-22
- (二) 《古力查干阿斯尔》与《太仆寺阿斯尔》、《明安阿斯尔》22-24
- 1, 《古力查干阿斯尔》22
- 2, 《古力查干阿斯尔》的变奏22-24
- (三) 《祝福》、《古日奔阿奇》、《何英花》24-25
- (四) 《巴布尔阿斯尔》25-26
- 四、演奏技法特点26-30
- (一) 右手常见指法26-28
- 1, 托劈26
- 2, 连托26-27
- 3, 食指的使用27
- 4, 中指的使用27-28
- (二) 左手指法28
- 1, 上滑音28
- 2, 下滑音28
- (三) 其他指法28-30
- 1, 刮奏28-29
- 2, 摇指29-30
- 第二节 鄂尔多斯地区的雅托噶艺术30-40
- 一、概况30-31
- 二、定弦及转调31-34
- (一) 14弦(原12弦)雅托噶的定弦及转调32-33
- 1, 定弦32-33
- (1) “羽”调式的排弦32
- (2) “宫”调式的排弦32
- (3) “徵”调式的排弦32-33
- 2, 转调33
- (二) 10弦雅托噶的定弦及转调33-34
- 1, 定弦33-34
- (1) “羽”调式的排弦33-34
- (2) “徵”调式的排弦34
- 2, 转调34
- 三、典型乐曲分析34-38
- (一) 《八谱》、《三八音》与“徵”调式民歌35-37
- 1, 《八谱》与《三八音》35
- 2, “徵”调式民歌35-37
- (1) 《巴彦杭盖》35-36
- (2) 《西泉水》36
- (3) 《白泉水》36
- (4) 《鄂托克的西边》36-37
- (二) 《平调》与“羽”调式民歌37-38
- 1, 《平调》37
- 2, “羽”调式民歌37-38
- (1) 《瑙门达赖》37
- (2) 《乌仁唐奈》37-38
- (三) “宫”调式民歌38
- 四、演奏技法特点38-40
- 1, 扫弦38-39
- 2, 刮奏39-40
- 第三节 传统雅托噶的其他特点40-42
- 第三章 现当代的雅托噶艺术42-45
- 第一节 现当代雅托噶的艺术特色42-44
- 一、时代特征42
- 二、演奏特征42-44
- 1, 定弦及指法的发展42-43
- 2, 新时代的创编曲目43-44
- (1) 《阿都沁阿斯尔变奏》43
- (2) 《四季》43-44
- 第二节 雅托噶的发展现状及思考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铁达;;草原琴韵——蒙古族传统乐器雅托噶[J];中国博物馆;2010年03期
2 欧军;;察哈尔蒙古族对蒙古宫廷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集宁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3 庆歌乐;;蒙古族古典宴乐《阿斯尔》的传统器乐特征[J];内蒙古艺术;2006年02期
4 乌兰杰;清代蒙古乐曲简论[J];音乐研究;1992年02期
5 赵星;;谈鄂尔多斯蒙古古筝[J];民族艺术;1990年03期
6 张莹;娜仁格日乐;;雅托噶守望者——娜仁格日乐[J];内蒙古画报;2010年03期
7 苗幼卿;;浅谈蒙古族民间器乐曲阿斯尔[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庆歌乐;;论蒙古族传统器乐套曲《阿斯尔》的母体与变体[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额尔敦;;雅托噶文献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苗幼卿;丝竹纵横谈[J];内蒙古艺术;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从演奏角度看内蒙古地区雅托噶的传统与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9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