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气法”的探研
发布时间:2017-06-23 17:09
本文关键词:中国竹笛“气法”的探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近代竹笛艺术从30年代,冯子存将竹笛独奏搬上舞台始。与此之前笛文化与竹笛艺术只是凤毛菱角般地鲜见于史籍中。经过大半个世纪地发展,中国竹笛艺术已经绽放出久违的光彩。专业领域的人才辈出,从事于竹笛演奏、教学的人员增多。群众、社会对于该乐器的喜好加深,关注度增高。优秀的笛曲作品不断问世,让中国竹笛这一古老的乐器重新焕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虽然当今竹笛演奏水准,教学水平突飞猛进。但仍存在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和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1.缺少较为科学,受到普遍认同的规范而又理想的教材。特别是针对气息训练、气息处理、气息对于其它各方面支持这一块缺少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2.在业余,专业竹笛演奏、学习中都存在不严谨,不规范,走入一味的“随心所欲”的误区,特别是气息在风格性作品中的合理运用规范教学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3.在专业院校,走入泛炫技的怪圈。对于传统作品或传统素材而创作的作品演奏缺乏深层认识和把握,很大程度上丢失原有的艺术面貌。4.在竹笛教学中,对于气息训练,气息运用相对的忽视;或者是一味地口头强调气息的重要性而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笔者尝试从竹笛音色的构成要素、气息的训练、气息对于外在技术的辅助、气息在多元风格演奏中的运用这四大块来探研中国竹笛演奏的系统气息法则。
【关键词】:竹笛气法 音色观念 气息的训练 多元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11
【目录】:
- 目录3-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言7-8
- 第一章 音色的素质8-17
- 第一节 竹笛音色的构成要素8-11
- 1. 材质和环境8-10
- 2. 笛膜的辅助功能10-11
- 3. 气息水平的推动11
- 第二节 音色的观念11-17
- 1. 呼吸、发力与音色标准12-15
- 2. 音色认识的误区15-17
- 第二章 气息的训练17-24
- 第一节 前辈的训练法则17-18
- 第二节 长音练习的问题18-19
- 第三节 气息的训练19-24
- 1. 弱音的特别音区的训练20
- 2. 强音的练习20-21
- 3. 声音与吹口的关系21-23
- 4. 晨功的训练23-24
- 第三章 “内向型”技术与“外向型”技术(气息技术对于演奏技术的支持)24-35
- 第一节 单项技术指标24-32
- 1. 吐音24-27
- 2. 颤音27-28
- 3. 滑音28-29
- 4. 特殊技巧29-32
- 第二节 演奏中的指标32-35
- 1. 乐句的线条32-33
- 2. 位置的观念33-35
- 第四章 多元的气(多元风格中“气”的运用)35-49
- 第一节 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乐种风格36-45
- 1. 江南丝竹36
- 2. 昆曲36-40
- 3. 新派,长安笛派与李镇的草原笛曲40-43
- 4. 秦腔,二人台,梆子音乐43-45
- 第二节 古曲、具有古曲意味的风格作品45-47
- 第三节 前卫、先锋的近现代风格作品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管建华;中西音乐“中心特征”的两面性辩证分析[J];音乐研究;1993年03期
2 王晓俊;中国竹笛音色综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3 王晓俊;中国竹笛音色再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4 傅晓东;器乐演奏行为与心理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包清文;;用音频图来分析几种竹笛演奏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赵松庭;探索与追求——张维良笛箫独奏音乐会听后[J];人民音乐;1987年07期
7 永清;;谈昆曲与江南丝竹中的竹笛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筝;江南丝竹中的竹笛演奏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竹笛“气法”的探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7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