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对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1:02

  本文关键词:对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寿椿,江苏省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以及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家。本文以刘天华的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为集中研究对象,从教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和贡献、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成果及这些成果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论述刘天华教学理论中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明确刘天华在二胡艺术及教学发展史中取得的成果和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以及这些实践成果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全文共四章,采用了文献法、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对刘天华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探析。 第一章“刘天华教学理论的思想基础”,通过对前人研究资料的整理,提炼出形成刘天华教学理论思想基础的几个主要因素:音乐观、音乐教育观、“改进国乐”的思想动力;第二章“刘天华教学实践中的改革与贡献”,从刘天华对乐器改革的贡献、演奏法的改革与贡献、记谱法改革的贡献及对二胡教材建设的贡献四个方面对刘天华的教学实践中的改革与贡献进行探析;第三章“刘天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成果”,从二胡成为专业教学乐器、“刘天华二胡学派”及刘天华使二胡成为世界性乐器三个方面来总结刘天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成果,以及对其后二胡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成果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音乐教育观,重视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和建设更加科学的教材体系,培养多能的音乐人才这几个方面进行探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指导今后的二胡教育及其二胡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刘天华 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教学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8
  • 绪论8-11
  • 第一章 刘天华教学理论的思想基础11-18
  • 1.1 刘天华的音乐观11-13
  • 1.2 刘天华的音乐教育观13-14
  • 1.3 刘天华“改进国乐”的思想动力14-18
  • 第二章 刘天华教学实践中的改革与贡献18-40
  • 2.1 刘天华对二胡乐器改革的贡献18-19
  • 2.2 刘天华对二胡演奏法的改革与贡献19-24
  • 2.3 刘天华对二胡记谱法改革的贡献24-28
  • 2.4 刘天华对二胡教材建设的贡献28-40
  • 第三章 刘天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成果40-47
  • 3.1 刘天华使二胡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专业教学乐器40-42
  • 3.2 刘天华培养了二胡“刘天华学派”第一代传人42-44
  • 3.3 刘天华使中国二胡成为世人瞩目的世界性乐器44-47
  • 第四章 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成果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47-57
  • 4.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音乐教育观重视音乐普及工作47-48
  • 4.2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48-53
  • 4.3 建设更加科学的教材体系培养多能的音乐人材53-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3
  • 致谢63-6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阳阳;弦上春秋[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对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481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