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指键构造的改革发展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19 18:36
本文关键词:单簧管指键构造的改革发展及其意义
【摘要】: 本文是关于单簧管指键构造的演变及其自身构造改变带来的音乐表现逐渐丰富的研究。在管乐器中,单簧管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乐器,是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专业人员喜爱的乐器。其悠扬明亮的高音和深沉丰满的低音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单簧管这种颇具艺术感染力的乐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具备如此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的。和许多其他乐器一样,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进程。本文从17世纪后半期的邓纳式单簧管开始,到18世纪贝姆按键体系在单簧管制作中的普遍运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单簧管在乐器自身构造上的变化。同时,在介绍乐器变化的基础上,作者也对于单簧管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改进以及单簧管音乐作品的丰富和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论述。作为一篇单簧管乐器理论方面的专业论述,希望本专业演奏演员可以通过本文对乐器构造的加深理解,在表演实践中更好的运用乐器,在演奏技巧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单簧管乐器本身和音色表现的简介,以及了解单簧管演构造演变的重要性。单簧管指键构造在近代的不断演变发展才使今天的单簧管可以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今后表演者也必将继续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单簧管演奏音色潜力的提升。第二章从单簧管的前身夏鲁摩开始介绍了自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单簧管的指键构造演变和它当时的音色表现能力。可以看出,当时的单簧管的音乐表现能力还很单一。第三章介绍了米勒单簧管的构造特点和贝姆体系的出现。这一时期指键构造的发展对整个单簧管构造的演变历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四章对克劳斯·布菲单簧管的构造和音色表现做了详细介绍。这一时期,单簧管音色表现能力获得了很大发展。通过这一系列指键构造的发展演变,单簧管在管弦乐队中的地位也得以提高。第五章叙述了单簧管从一件和声乐器到独奏乐器的演变,单簧管音乐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充分证明了指键构造的演变对单簧管的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第六部分总结全文,阐述了深刻认识乐器本身对音乐演奏、创作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观点。
【关键词】:单簧管发展史 贝姆体系 单簧管作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2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引言7-8
- 一.单簧管简介8
- 二.17世纪后期的单簧管8-9
- 三.米勒单簧管以及贝姆按键体系9-11
- 四.基于贝姆按键体系的单簧管的改进:克劳斯·布菲单簧管11-12
- 五.基于单簧管构造的革新乐曲创作12-13
- 结语13-14
- 致谢14-15
- 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俊;单簧管指键构造的改革发展及其意义[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564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6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