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南音的传承及其艺术特点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31 20:07

  本文关键词:南音的传承及其艺术特点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福建 南音 弦管 南管


【摘要】:福建南音被誉为音乐活化石,至今历史达两千年之久。作为一种古来的音乐形式,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融合吸收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精粹,从而成为了一种极为独特的艺术。南音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福建 南音 弦管 南管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福建南音在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弦管,后又称南曲、南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末年,至今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南音不断吸收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戏曲音乐提供了活的参考资料。一、福建南音作为福建最为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横摆”动律特征及其源流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季红莉;;“跌宕跳跃、激扬有致”[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李诠林;;光复初期台湾的创意文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4 周晓凡;;民国时期南音的传播[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9期

5 马亮;;论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路线及审美特征[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6 廖秋子;;南音文化内涵再认识——兼论泉州南音对闽南籍华侨文化生成的独特作用[J];东南学术;2005年06期

7 李雅楠;;泉州南音申遗成功前后的对比与思考[J];大舞台;2012年02期

8 胥昌秀;;传奇书篇、机趣连环——论赵派中篇坠子《双枪老太婆劫刑车》[J];电影文学;2009年01期

9 韩竞;马俊波;;“郭德纲相声热”给中国动画片的创新启示[J];电影评介;2008年08期

10 赵莎莎;;试论《节妇吟》和《团圆之后》的寡妇悲剧形象[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广洲;;天津地区北方说唱音乐市场探析[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关意宁;在表演中创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陈志国;台语电影的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根方;中国工尺谱的数字实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蔚;男旦:性别反串[D];厦门大学;2007年

8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李晓晖;宋元“说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1979-2007)[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乐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罗章菡;浅析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4 杨阳;雅俗嬗变 古韵犹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芳;内蒙古西部民歌演唱特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曾环;楚湘雅韵[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丹;绍兴莲花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王娟;“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高伟;论区域性大众艺术审美观对山东梆子演唱艺术及历史传承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君;桂林“广西文场”的民俗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丽娜;;“郎君祭”仪式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6年01期

2 穆鸿逸;;华夏正声 盛世源音[J];中外文化交流;2010年05期

3 郑步清;;南音音乐创作的思考[J];艺苑;2008年12期

4 林丽珍;;谈古老乐种南音的继承与演员的培养[J];艺苑;2007年12期

5 展华;;说唱音乐的“活化石”——记中华南音始祖庙东山御乐轩[J];炎黄纵横;2010年04期

6 孙顶金;吴世忠;;南音与南音乐器[J];乐器;1981年05期

7 幸晓峰;试论南音之始“候人兮,猗”[J];音乐探索;2001年03期

8 李寄萍;南音特色音探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吴少静,李寄萍;南音郎君文化现象新考察[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张兆颖;;论南音唱腔中的“停声待拍”[J];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杨路塔;;布依族铜鼓文化考略[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凡凡 马昌豹;世界文化遗产南音在申报[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本报记者 邓娜 廖玲艺 通讯员 张玉莲 实习生 江吉鸿;南音在校园里萦绕[N];闽南日报;2009年

3 郑国权;南音本说“河南话” 千年流传有遗韵[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王秀怡;“现代感”让南音变了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王珊;南音的历史源流[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单三娅;南音正式申请“非物质遗产”[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明杰;南音生南国 千古传绝唱[N];福建日报;2002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尊旺;南音:沟通闽台文化的桥梁[N];海峡时报;2001年

9 甘肃河西学院 李岚华;执笔:河北大学任桂芬、杨馥卿,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门素梅[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曾学文;丰富南乐的舞台表现力[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燕;泉州南音乐器制作及其音律现象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童丽娜;“郎君祭”仪式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杨媛媛;河北遵化马坊岭村吴家古曲的调查与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阳;乡音最真,乡情最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5 锡林高娃;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0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00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