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0:16

  本文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标 多元文化 中小学音乐教师 继续学习


【摘要】: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全面实施,“理解多元文化”成为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育理念。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继续学习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首先通过对《标准》和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比较,总结出两本纲领的差异以及新的要求;其次笔者通过中小学具体的教学课例来分析新课标要求下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求,从音乐人类学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总结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多元文化教学的范式特征和实践意义;然后笔者针对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通过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提出建议;最后是以“教师专业化”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 多元文化 中小学音乐教师 继续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选题缘起7-8
  • 二、研究背景8-9
  • 三、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9-12
  • 四、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
  • 五、相关概念界定12-14
  • 第一章 《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比较14-20
  • 第一节 《标准》与《教学大纲》具体理念和内容的比较14-17
  • 一、《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与《教学大纲》的“学科性质”之比较14
  • 二、《标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之比较14-15
  • 三、《标准》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要求”之比较15-17
  • 第二节 《标准》的主要教育理念与特色概述17-20
  • 一、《标准》的重要教育理念17-18
  • 二、多元文化内容特色18-20
  • 第二章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分析20-31
  •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课例分析20-28
  • 一、欣赏课《走进非洲》课例分析20-22
  • 二、综合课《爵士乐》课例分析22-24
  • 三、唱歌课《东北好》课例分析24-26
  • 四、创作教学—变奏曲课例分析26-28
  • 第二节 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多元文化教学的范式特征28-29
  • 一、从教学目标上,,以文化理解为取向28
  • 二、从教学内容上,以世界音乐为基础28-29
  • 三、从教学方式上,以感受与鉴赏为主29
  • 第三节 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多元文化教学的实践意义29-31
  • 一、传承与保护本土音乐文化29-30
  • 二、了解与熟悉世界民族音乐30
  • 三、树立与形成多元文化观念30-31
  • 第三章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通过继续学习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建议31-41
  • 第一节 认真研究新课标,探索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学习目标与内容31-34
  • 一、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的目标31
  • 二、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的内容分析31-34
  •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的新要求34-36
  • 一、加强文化素养与综合性使用知识能力的培养34-35
  • 二、加强创新素质与创造性使用教材能力的培养35
  • 三、加强信息素养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35-36
  • 四、加强社交素养与高水平驾驭课堂能力的培养36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的新挑战36-41
  • 一、对传统课程观的挑战36-38
  • 二、对传统教师观的挑战38-41
  • 第四章 新课标背景下由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引发的思考41-46
  • 第一节 新课标的实施与音乐教师终身教育的关系41-42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的影响42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的意义42-46
  •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43-44
  • 二、文化化教学模式44-45
  • 三、社会化教学模式45-46
  • 结语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4
  • 作者简介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兵;;新课标七年级(上)俄语练习题[J];中学俄语;2011年02期

2 马宇辉;刘军;;新课标初中俄语综合检测题[J];中学俄语;2011年02期

3 彭佩霞;;新课标模式下高三英语教学探究[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年04期

4 周海峰;陶永胜;;新课标八年级(上)综合练习[J];中学俄语;2011年01期

5 王晓晶;;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6 张妹俊;;新课标九年级俄语综合试题[J];中学俄语;2011年01期

7 杨桥;;谈新课标下的足球课向足球类课的转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8 江岚;;新课标国情知识精选[J];中学俄语;2011年02期

9 谢庆梅;;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华章;2011年14期

10 王俊英;;浅谈新课标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华;邹映波;杨丽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验探究教学”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孙连尚;陈爱春;;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潘耀团;王伟英;;新课标下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顾庐贤;;音乐课,让学生“动”起来——试论新课标下音乐教学原则中的参与活动原则[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尹维敏;;对音乐新课标实施以来“双基”教学的反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陈惠芬;;让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谈新课标精神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7 董臻宇;;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诗歌学习中的自主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建孝;余晓春;;高师数学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与教学[A];2005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邹映波;张俊华;杨丽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杨丽群;邹映波;张俊华;;通过探究式学习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对话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采写/赵春霞 刘蕾(教育科学出版社基础教育教材发展中心《小学语文》责任编辑);新课标“新”在哪[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商报记者 王东;新课标必读书全面升级[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4 商报记者 王东;原创教材社淡定应对新课标修订[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5 靖远县第二中学 杨映宁;浅析新课标教学的基本理念[N];甘肃日报;2009年

6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毛继东;专家解读新课标与儿童文学阅读[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通讯员 孟晓平 付秀玲 周仁明;新课标 新观念 新探索[N];商丘日报;2009年

8 临颍三高 李红霞;浅谈化学新课标中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9 熊建军 市城区捷胜中学;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N];汕尾日报;2010年

10 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秀真;多媒体新课标教学的主要手段[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树峰;数学建模教育的素质培养内涵与文化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倩;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康宇;文化视角下的中学数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一良;新课标理念下数学基本技能训练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马文悦;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玉琴;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晓兰;论新课标下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艳辉;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敏;语文新课程理念与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庆来;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问题教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鹏;多元文化视野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7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97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