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

发布时间:2017-08-19 08:45

  本文关键词: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筝曲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古筝音乐感性审美 意境 分类


【摘要】: 古筝音乐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粹。在它的音乐中,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灵气。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管是传统或现代,中国筝曲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审美观点。 本文以演奏和欣赏的角度,全新诠释中国筝曲的美学意蕴。依据其中较为主流的筝曲审美感受,将其分为悲情之美、深情之美、婉约之美、空灵之美、自然之美和“家国想象”之美六大类,并且在每个条目中,对具有典型特点的曲目加以说明、分析和梳理。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述以儒道二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第二章简述《溪山琴况》以及其中“和”况对古筝演奏的启示。第三章借“音与意和”之意谈古筝音乐的感性审美。
【关键词】:中国筝曲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古筝音乐感性审美 意境 分类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1.1 该选题研究的现状6
  • 1.2 选题研究方法6-7
  • 1.3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7-8
  • 第1章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概述8-12
  • 1.1 儒家美学思想概述8-9
  • 1.1.1 仁爱和谐8-9
  • 1.1.2 “中正平和”的演奏境界9
  • 1.2 道家思想概述9-12
  • 1.2.1 音乐的出世说10
  • 1.2.2 音乐的合乎自然规律说10-12
  • 第2章 《溪山琴况》——儒道思想融合的结晶对古筝音乐美学发展的影响12-27
  • 2.1 《溪山琴况》简述12
  • 2.2 《溪山琴况》第一况——“和”况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启示12-27
  • 2.2.1 “弦与指和”13-14
  • 2.2.2 “指与音和”14-19
  • 2.2.3 “音与意和”19-27
  • 第3章 借“音与意和”之意谈古筝乐曲的感性审美27-46
  • 3.1 “阳盛阴衰”的悲情之美27-31
  • 3.2 “阴柔之美”的深情之美、婉约之美31-36
  • 3.2.1 深情之美31-35
  • 3.2.2 婉约之美35-36
  • 3.3 “阴阳中和”的空灵之美、自然之美36-43
  • 3.3.1 空灵之美36-39
  • 3.3.2 自然之美39-43
  • 3.4 “家国想象”式的美43-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安潮;;悲壮凄婉 撼人心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解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莎莎;湖湘风格古筝曲的演奏及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严翼飞;论古筝音乐创作中的特性思维和立体构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9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99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