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民间音乐文化的多元因素及其融合特征
本文关键词:秘鲁民间音乐文化的多元因素及其融合特征
【摘要】:秘鲁是南美洲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安第斯国家,由于这个国家的人种和民族构成成分复杂,反映在他们的民间音乐文化方面也体现出了十分丰富多样的色彩。本文通过分析秘鲁民间音乐文化的多元因素及其融合特征,探讨了秘鲁民间音乐文化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对其中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关键词】: 秘鲁 音乐文化 多元因素 融合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引言在秘鲁(Perú)的民间音乐文化中,人们可以领略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音乐风格。其中,印第安音乐文化、欧洲西班牙音乐文化和非洲黑人音乐文化是影响秘鲁民间音乐文化风格的主要因素。基于秘鲁民间音乐文化的这种多元风格,对秘鲁的历史文化先作一简略的概括回顾实属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宜芳;;音乐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岚华;;浅谈音乐之“南北”[J];黄河之声;2008年18期
3 田云霞;;融阳春白雪于天地——试析莎拉·布莱曼[J];文教资料;2009年03期
4 康涛;;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伎乐特征分析[J];艺海;2009年08期
5 照日格图;;论汉文化对科尔沁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0年10期
6 李冰;;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异同[J];艺术教育;2010年06期
7 杨华;;突破樊篱 走向大众——对当代歌唱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8 李保章;秘鲁的民间舞蹈[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2期
9 臧云远;;关于音乐艺术的“土”与“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1年01期
10 沈洽;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下][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龙;;略述吉他类乐器在拉丁美洲音乐发展中重要作用[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谭孝鑫;;黄河水不断 太行颂歌长——山西抗日战争中的音乐文化[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3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周景义;;进一步发展浙闽边界地区畲族音乐文化的构想[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晨见;陈琪;;漫谈“淮风”[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星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8 周张跃;;论音乐教育之意义[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谷迎迎;;浅析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状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瑾;音乐文化周星光灿烂[N];音乐周报;2003年
2 杜亚雄;阿富汗的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4年
3 李小莹;北京市教委把脉新北京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8年
4 丹东市文化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刘桂腾;文本: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田野调查[N];丹东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颜玉芝;为繁荣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尽心尽责[N];延边日报(汉);2010年
6 丁博;汽车音乐从尴尬走向成熟[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淑玲;展示陕西音乐文化新形象[N];陕西日报;2002年
8 杜亚雄;两大洋之间的歌舞[N];音乐周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攸莉;将玉溪建成有吸引力的音乐文化旅游城[N];玉溪日报;2009年
10 杜亚雄;印第安音乐的史料和爱国者歌舞-梅林格[N];音乐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4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陶诚;“广东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10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丽丹;内蒙古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莉;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和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祝嘉怡;满族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两种态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刘娟;紫阳民歌的考察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5 朱丽芳;音乐剧《俄克拉荷马》戏剧与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炎冰;音乐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苏晶;论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张芳溢;《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9 徐富平;天水羊皮鼓乐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孙舒君;永恒的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1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9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