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赵季平音乐作品创作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2:12

  本文关键词:赵季平音乐作品创作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影视作品 赵季平 审美特征 风格


【摘要】:赵季平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为多部电影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融合了众多民族元素,与影视艺术水乳交融。本文对赵季平影视音乐作品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其影视音乐作品的深入认识与了解。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关键词】影视作品 赵季平 审美特征 风格
【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047)
【分类号】:J617.6
【正文快照】: 绪言赵季平出生于1945年,河北人,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赵季平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在我国影视音乐界,赵季平被评为“中国影视音乐最富有影响力的人物”,业内人士将其誉为是“中国电影音乐界的掌门人”。从1970年参加工作以来,赵季平创作了大量深受广大观众们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东;;晋商、儒商、性情之商——《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形象的文化分析[J];电影文学;2006年07期

2 杨昊云;;试析赵季品影视音乐创作风格与特点[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3 段红霞;;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艺术魅力探析[J];电影文学;2010年14期

4 刘辉;康爱琪;;《卧虎藏龙》音乐之中西融合特征及影响探究[J];电影文学;2010年24期

5 蒋筝鸣;;《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创作剖析[J];电影评介;2008年08期

6 陈越红;数字时代和传统时期的电影音乐有何不同[J];电影艺术;2003年03期

7 马波;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论(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郑子寅;勤奋顽强地攀登影视音乐高峰——章绍同影视音乐作品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2002年04期

9 樊兆青;行吟在民族文化的大野——作曲家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新境界[J];人民音乐;2004年05期

10 朱静;学贯中西 音画合一——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评析[J];艺术教育;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新宇;;浅谈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特点研究[J];大家;2012年12期

2 杨昊云;;试析赵季品影视音乐创作风格与特点[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3 芮艳;;浅析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特征[J];电影文学;2009年11期

4 段红霞;;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艺术魅力探析[J];电影文学;2010年14期

5 刘辉;康爱琪;;《卧虎藏龙》音乐之中西融合特征及影响探究[J];电影文学;2010年24期

6 孙丽娜;;《大话西游》:音乐与电影的完美结合[J];电影文学;2011年22期

7 尹达;于鹏;;中国电影音乐三题[J];电影评介;2008年06期

8 何晶;;浅析音乐元素在电影中的独特魅力[J];电影评介;2012年06期

9 卿熠;;试论《卧虎藏龙》中的音乐运用策略[J];电影文学;2013年02期

10 徐冰;;浅谈我国影视音乐的审美意蕴[J];电影文学;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娟;赵季平声乐作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龙泽泓;赵季平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贺双桃;论赵季平部分声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与演唱风格的整体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蕾;晋商题材电视剧文化艺术特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博;赵季平《第一交响乐》的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芮;汉斯·季默电影音乐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玉梅;晋商题材电视剧文化艺术特征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8 王安军;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邢方方;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艳芳;商才士魂[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普;视听互动 余韵悠长——试谈影视音乐民族性的价值和意义[J];当代电视;2002年10期

2 饶余燕;以生命投入创作的作曲家──赵季平电影音乐初析[J];当代电影;1996年05期

3 罗艺峰;历史传统承诺与当下人文语境──赵季平电影音乐中国式叙事方式及其意义[J];当代电影;1996年05期

4 陈越红 ,那彦;影视音乐与影视情节的双向互动[J];电影;2002年09期

5 陈越红;数字时代和传统时期的电影音乐有何不同[J];电影艺术;2003年03期

6 杨和平;关于“中西音乐关系”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马波;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论(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罗平冠;谭盾音乐及其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朱静;学贯中西 音画合一——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评析[J];艺术教育;2004年06期

10 赵宋光;关于音乐美学的基础、对象、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那;;论河北民歌的审美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0年05期

2 周姝;;手风琴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艺海;2009年03期

3 洛秦;方响考——兼方响所体现的唐俗乐音响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1989年02期

4 赖丹;;灯彩龙舞的审美特征[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1期

5 马亮;;论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路线及审美特征[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6 程辉;;从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创作历程看中国影视音乐的发展趋势[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7 梁智源;;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的审美特征——以《梅花三弄》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8 张东妹;河南濒灭剧种的唱腔音乐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9 郭宇霞;汪沐溪;;浅议蒙古族舞蹈美的渊源及其审美特征[J];音乐生活;2007年04期

10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强;;主科严格对位的教学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胡兴林;;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李红梅;;马头琴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红梅;;《中国音乐史及欣赏》在高师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民;《忐忑》的功能[N];音乐周报;2011年

2 一扬;为普通观众量身定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中国音协主席 赵季平;赵季平在中国音协二○一一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裴诺;分享东西方碰撞中的大师智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李瑾;传统手笔彰显神奇国韵[N];音乐周报;2010年

6 林力平;姑苏赏独秀 昆舞绽奇葩[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莫德格玛;谈谈蒙古舞蹈美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重温文艺盛典 品味精彩瞬间[N];音乐生活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宁静;我们在不断破解“三大难题”[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记者 伍斌;维权时代,翻唱或止步于“流浪”[N];解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平;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及其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刘瑾;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4 金毅妮;18-19世纪管弦乐法素描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5 于青;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风格与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梅;宋代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D];山西大学;2007年

2 蒋毅;从歌剧《蝴蝶夫人》看普契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熊露霞;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4 米高慧;论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的悲剧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磊;论中国女中音演唱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莹;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郑晓莹;斯卡拉蒂两首奏鸣曲分析与手风琴演奏风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珊;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薇;论黔东北苗族民歌的审美特征[D];贵州大学;2007年

10 王梅;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3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33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