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均三宫”学术争鸣与反思——兼论音乐伦理学关怀的必要性
本文关键词:“同均三宫”学术争鸣与反思——兼论音乐伦理学关怀的必要性
更多相关文章: 同均三宫 学术争鸣 学理论 伦理学 中国传统音乐 黄翔鹏 中国古代音乐史 音乐学术 必要性 一百八十调
【摘要】:正20世纪80年代,黄翔鹏先生先后在一系列相关的论著中提出了"同均三宫"的乐学理论,首见其《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①一文。黄先生的观点可简要概述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同均可以有不同的宫,同宫可以有不同的调。均、宫、调是三个层次的概念。均、宫、调又各有自己的首音或主音,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同均三宫 学术争鸣 学理论 伦理学 中国传统音乐 黄翔鹏 中国古代音乐史 音乐学术 必要性 一百八十调
【基金】:西南大学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培育经费资助(编号12XDSKZ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黄翔鹏先生先后在一系列相关的论著中提出了“同均三宫”的乐学理论,首见其《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①一文。黄先生的观点可简要概述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同均可以有不同的宫,同宫可以有不同的调。均、宫、调是三个层次的概念。均、宫、调又各有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简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童忠良;吴秋雯;;论之、为调式体系(二)——兼论中西音乐“三宫思维”的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3 金虎;均与宫“相互渗透”及“支均”说质疑[J];中国音乐学;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春丹;;“同均三宫”理论体系及其研究述略[J];大众文艺;2012年04期
2 郭树群,李瑞津;从中西音乐文化中的某些共性因素看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张倩;;对“十二音级双均多宫”的思考[J];艺术探索;2011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翔鹏;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2 童忠良;论十二音级双均多宫[J];中国音乐学;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承运;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瓶颈[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2 蒲亨建;"同均三宫"假说的学科能量[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杨善武;我对“同均三宫”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上的发言[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李寄萍;同均三宫及实践意义研究[J];音乐探索;2003年03期
5 陈应时;“同均三宫”三议[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6 刘勇;“同均三宫”琐谈[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7 丁承运;关于"一均七调"的原始著作人问题——对有关"同均三宫"笔谈回应的应答[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刘源;;“同均三宫”理论简介[J];魅力中国;2009年34期
9 陈正生;从“泰始笛”的复制谈同均三宫等问题[J];中国音乐;1997年03期
10 蒲亨强;交流与碰撞——“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述评[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奇青;中国乐评还有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2 [美]杰弗里·萨克斯 演讲 郎楷淳 编译;萨克斯:让我们投资“和平”[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丁灵;“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落下帷幕[N];中国艺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荣蕙荞;北方五省唢呐调名的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2 郭慧颖;我国乐理书中的三种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3 陈刚;声乐艺术演绎中的表演学理论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汪润锋;先秦儒家乐论的伦理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昂;沈宠绥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赓;钢琴教学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t,
本文编号:833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3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