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nomusicology边界:无害的苦工及害苦的人们
本文关键词:Ethnomusicology边界:无害的苦工及害苦的人们
更多相关文章: Ethnomusicology 音乐人类学 学科边界 无害的苦工
【摘要】:Ethnomusicology边界问题引发了定义的多样性,何以勘测学科边界、以何方法研究学科构成了独立存在的价值标志,是考量学科成熟的必要条件。Ethnomusicology对于中国音乐学界来说,不仅有"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等称谓之辩,更重要的是还有学科归属与合法性的疑虑。音乐学界的排斥和人类学界的忽略是Ethnomusicology在中国遭遇的黑色风景线,聚焦于音乐本体如何在研究中的运用体现。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扬州大学音乐研究所;
【关键词】: Ethnomusicology 音乐人类学 学科边界 无害的苦工
【分类号】:J60-05
【正文快照】: Ethnomusicology译为“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都会有异议和歧义,为避争论之,节外生枝,本文直接写用大家熟悉的英文。Ethnomusicology定义的多样性引发了边界问题,何以勘测学科边界、以何方法研究学科构成了独立存在的价值标志,是考量学科成熟的必要条件。Ethnomusicolo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燕迪;;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布鲁诺·内特尔 ,汤亚汀;民族音乐学最近二十年的方向[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高厚永;;召开“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的前前后后[J];中国音乐;2012年01期
4 汤亚汀;《莫扎特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评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杰舜;马旭;;文化的表达与表达的文化[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2 李银兵;李满华;;简析作为花腰傣标志性文化的花街节[J];前沿;2011年13期
3 苑国华;;略论皮埃尔·布迪厄的人类学思想[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杨须爱;辛国强;;白龙江流域藏族家庭生活变迁之研究——以宕昌县新坪藏族村为个案[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5 刘世风;马建福;;女性人类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6 杨德亮;;影视人类学与当代回族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7 高源;;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范正勇;;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9 吕俊彪;;多重向度族群认同的地方性表述——以广西扬美古镇平话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10 沙彦奋;陈其斌;;乡村回族社区“人情”文化变迁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定贵;;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李诠林;;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罗大中;朱建平;;医家传记研究中引入影视人类学方法的前景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姚继德;;回族学学科体系刍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杨文炯;;现代化和消费:都市回族社区研究的新视点——读美国人类学者玛丽丝《在北京和麦加之间》一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吴成立;;民间组织与宗教:藏区乡村的社会控制——以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10 崔延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4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9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Oz民;贵州苗族的芦笙[J];人民音乐;1951年04期
2 张渠;音乐在贵州农民生活中[J];人民音乐;1951年04期
3 薛良;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J];人民音乐;1953年00期
4 王一亭;介}9“苗族民歌”[J];人民音乐;1959年09期
5 费师逊;民族音乐与文化流[J];人民音乐;1988年01期
6 乔建中;浅议民俗音乐研究[J];人民音乐;1991年07期
7 杨民康;试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日本民间音乐比较研究的前景(上)[J];人民音乐;1997年08期
8 杨民康;试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日本民间音乐比较研究的前景(下)[J];人民音乐;1997年09期
9 彭兆荣;族性中的音乐叙事——以瑶族的“叙歌”为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912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1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