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规律与审美范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规律与审美范式研究
【摘要】:艺术歌曲不仅具有文学性的歌词、婉转性的旋律、生动性的音乐形象,而且蕴含着作曲家真挚的情感,由此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风格特征,给人们带来迥异的视听感受。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向西方优秀音乐文化学习的结果。在本土化、民族化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西方艺术歌曲的传统风格特征,同时也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化的创作趋向。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关键词】: 艺术歌曲 创作规律 审美范式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与其它歌曲样式相比,艺术歌曲是由专业曲作家和词作家创作完成的创作体裁。其不仅具有严肃的歌曲样式,而且拥有更加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张力。她以高雅的品味、情趣、内涵成为艺术领域中一朵芬芳美丽的鲜花,从而获得诸多人的喜爱和亲睐。因此,研究我国艺术歌曲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式;音乐名言小辑[J];中国音乐;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俄罗斯音乐家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1期
2 吕忠福;;音乐与文学表达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0期
3 陈思仰;;感受肖邦“悲情”的力量——弹《革命练习曲》有感[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4 张杰;;南阳师院校园音乐调查[J];青春岁月;2012年06期
5 陈新平;;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8年02期
6 付国庆;;简析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特点[J];四川戏剧;2008年04期
7 李晓燕;;论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艺术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王永媛;试析20世纪欧美芭蕾舞剧音乐发展的特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袁之诺;谈拉赫玛尼诺夫的《卡莱利主题变奏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晓巍;;揉音的演奏及在音乐中的运用[J];音乐生活;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昱霏;拉赫玛尼诺夫《科雷利主题变奏曲》op.42的音乐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宇婧;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钢琴套曲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颖;中国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臧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及风格特点[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为;;艺术歌曲演唱中的音乐美感之窥探[J];小演奏家;2007年05期
2 魏艳;;屈文中艺术歌曲《春神》浅析[J];音乐创作;2007年06期
3 陈静;;李斯特艺术歌曲的教学与演唱[J];人民音乐;2008年12期
4 王军;;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J];飞天;2010年24期
5 侯玉静;刘明健;;浅论艺术歌曲《故园恋》的审美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6 朱之谦;钢琴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与作用[J];钢琴艺术;1999年05期
7 张淑芳;浅论唱好艺术歌曲的三要素[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8 余虹;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迟凝;;古斯塔夫·马勒与艺术歌曲[J];北方音乐;2007年12期
10 刘波;;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研究[J];民族音乐;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田晓宝;王冬;;浅谈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翟鹏玉;;佛学融摄与柳宗元主体审美范式的建构[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王少青;;毛泽东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韩平;;从元素到合金——浅谈剧本创作[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7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平;;论《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9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赖世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革命性和科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平;让“艺术歌曲”走向“群众歌咏”[N];光明日报;2001年
2 徐励;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N];音乐周报;2000年
3 徐涟;为普及艺术歌曲尽力[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李光华;“送上我心头的思念”[N];音乐周报;2006年
5 姚红卫;“艺术歌曲”称谓应规范[N];音乐周报;2007年
6 和平;让艺术歌曲走进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周皓;沈洋唱响德奥浪漫[N];音乐周报;2011年
8 董艳艳;王磊华尝试多尼采蒂艺术歌曲专场[N];音乐周报;2010年
9 通讯员 范卫东 记者 郑晋鸣;全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在南京落幕[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田玉斌;成功的比赛 良好的开端[N];中国文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苏滨;中国清末民初的美术与社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6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江震龙;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9 夏一雪;“文”“学”会通[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娟;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会旭;舒伯特、黄自艺术歌曲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7 陈喜红;黄自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徐晶;罗忠昒艺术歌曲的和声应用[D];河南大学;2001年
9 董璐;谈沃尔夫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严淑;“诗乐相融,相辅相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13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1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