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莫尔吉胡交响合唱音诗《祖国颂》音乐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3:10

  本文关键词:莫尔吉胡交响合唱音诗《祖国颂》音乐形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莫尔吉胡 《祖国颂》 音乐形态 民族风格


【摘要】: 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民间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莫尔吉胡先生作曲和蒙古族词作家巴音吉热戈郎作词共同创作的交响合唱音诗《祖国颂》,是一部歌颂祖国建国以来伟大成就的历史性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表达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喜迎美好明天的现实性著作。这部作品不仅被自治区内多次演出,还在蒙古国国家剧院演出,并且荣获自治区“萨日娜”奖。而这部交响合唱音诗不论是从他的音乐性、文学性、美学性还是社会性,都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作品。 这部交响合唱音诗《祖国颂》,是一首西洋管弦乐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相融合,采用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作为主题贯穿整个乐曲始终,并用单乐章的结构形式,表现交响音乐的民族化。 本论文对莫尔吉胡先生这部作品的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展开分析,兼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研究方法,加之采用实地走访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先生,寻求演出录音和分析乐谱等实践性的方式,对该作品作较为全面的分析。也是对莫尔吉胡先生的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的深入地了解;以及从客观上分析这部作品对内蒙古多声部音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我们年轻的学习者,继承和学习也会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内容,客观上也对内蒙古地区音乐起到推广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莫尔吉胡 《祖国颂》 音乐形态 民族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10-11
  • 二、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11-13
  • 三、论文结构13-15
  • 一、曲式结构与调性分析15-23
  • (一) 作品体裁概述15
  • (二) 曲式结构和调性分析15-22
  • (三) 综述曲式结构和调性特点22-23
  • 二、主题旋律分析23-31
  • (一) 主题旋律分析23-31
  • 1、主题分析24-25
  • 2、主题变形与展开25-31
  • (二) 主题旋律特点31
  • 三、和声与复调手法分析31-46
  • (一) 和声写作手法分析31-38
  • 1、和弦结构32-35
  • 2、和声进行35-38
  • (二) 复调写作手法分析38-45
  • 1、织体形式38-42
  • 2、复调技法42-45
  • (三) 综述和声与复调手法特点45-46
  • 四、配器手法分析46-49
  • 结论49-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论指挥美学在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升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童江梅;;论合唱训练的着力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4 程海艳;;宝卷音乐美学思想探微——以《临泽宝卷》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5 梁宇;;从舞赋走进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汤其林;唐玲;;从《论语》看孔子的乐舞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胡迪聪;;浅析儒家乐论思想与中和论美育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高珂玲;;浅谈声乐作品艺术表现中的逻辑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10 陈晔;;浅谈音乐欣赏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心希;;泉州书院、社学的发展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余瑾;鲁新华;林华景;李莉;古琨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老年音乐保健[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邓波;;中国1949年以前的和声与对位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晶;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曦;论由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与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单金龙;音乐美感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9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39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