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3:36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勃拉姆斯 艺术歌曲 艺术风格 演唱


【摘要】: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被人们尊称为德奥古典作曲家的“最后一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并流传于世的音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成果尤为丰厚,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在欧洲乃至国际音乐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生活于浪漫主义时代的勃拉姆斯,将自己的艺术埴根于民间,埴根于乡土,埴根于百姓,埴根于自然与社会,在音乐创作上,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有机结合,艺术歌曲与民间音乐融贯通变,人生哲思与内心情感水乳交融,在创作思维、题材选择、表现手法上力求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并对同时代和后世音乐创作者产生深远影响的创作思路与艺术风格,使音乐在体裁、内容、形式、表现手段等各方面构思精妙,相得益彰。 针对我国国内学界在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这一重要课题上存在的相对缺陷,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主要从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题材选择、主题表达、哲学思想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总结了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表现和文化内涵实质,目的是让演唱者了解、熟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来源、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和情感故事,使演唱的研究建立在一种文化的土壤上;第二部分阐述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主要从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风格成因和风格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使演唱者在掌握音乐风格的基础上,使演唱更能吻合风格,把握精髓,准确地表达感情、再现意境、塑造形象;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实践。主要从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的创作技法、艺术歌曲演唱理解中的内在关系、艺术歌曲演唱方法上的对应原则进行研究,这一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目的是使演唱与作品的旋律、风格、意境以及情绪表达和形象塑造相辉相映。 尽管受到资料收集的有限性和可借鉴成果的局限性的影响,论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但这种初探式的研究对传承优秀成果,启发演唱实践,发展我国艺术歌曲仍然不无裨益。
【关键词】:勃拉姆斯 艺术歌曲 艺术风格 演唱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13-18
  • 1.1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表现13-17
  • 1.1.1 深沉的爱情表达13-14
  • 1.1.2 质朴的生活折射14
  • 1.1.3 内敛的哲理思考14-15
  • 1.1.4 唯美的文化融合15-17
  • 1.2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本质17-18
  • 1.2.1 现实生活的浓缩与反观17
  • 1.2.2 时代变革的关注与呼号17
  • 1.2.3 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创新17-18
  • 第二章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18-31
  • 2.1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风格成因18-20
  • 2.1.1 双重性格形成了作品的个性品质与原创价值18-19
  • 2.1.2 平民情结影响了作品的题材选择与抒情风格19
  • 2.1.3 诗人气质决定了作品的哲理思维与内省情感19-20
  • 2.2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艺术风格的构成要素20-27
  • 2.2.1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20-22
  • 2.2.1.1 艺术形态的综合性20-21
  • 2.2.1.2 创作思维的哲理性21-22
  • 2.2.1.3 情感表达的内省性22
  • 2.2.2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22-27
  • 2.2.2.1 民歌化的歌曲形式23-24
  • 2.2.2.2 器乐化的旋律风格24-25
  • 2.2.2.3 悲剧化的感情色彩25-26
  • 2.2.2.4 理性化的思想内涵26-27
  • 2.3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总体艺术风格27-31
  • 2.3.1 乡土气息里的德国民歌特色28-29
  • 2.3.2 古典传统中的浪漫主义精神29-30
  • 2.3.3 悲观哲学后的内在抒情风格30-31
  • 第三章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实践31-44
  • 3.1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31-33
  • 3.1.1 分节的歌曲形式31-32
  • 3.1.2 多样的旋律技法32
  • 3.1.3 多变的节奏组合32
  • 3.1.4 灵活的调式调性32-33
  • 3.1.5 特定的音区音域33
  • 3.1.6 丰富的钢琴伴奏33
  • 3.2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演唱理解中的内在关系33-40
  • 3.2.1 文本特点与演唱的关系33-34
  • 3.2.2 钢琴伴奏与演唱的关系34-37
  • 3.2.2.1 运用主旋律弹奏出各种变奏的诠释方法35
  • 3.2.2.2 运用旋律由低到高潮逐步推进的诠释方法35-36
  • 3.2.2.3 运用复调音乐织体与和声的诠释方法36-37
  • 3.2.3 情感表达与演唱的关系37-38
  • 3.2.3.1 作曲者的个性风格与作品的情感表达37-38
  • 3.2.3.2 演唱者的演绎技巧与作品的情感表达38
  • 3.2.4 形象塑造与演唱的关系38-40
  • 3.2.4.1 体会创作意图与强化形象塑造39
  • 3.2.4.2 理解作品题材与强化形象塑造39-40
  • 3.3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演唱方法上的对应原则40-44
  • 3.3.1 嗓音音色与作品内容对应40-41
  • 3.3.2 发声状态与旋律变化对应41
  • 3.3.3 歌唱共鸣与情感基调对应41-42
  • 3.3.4 演唱思维与哲理表达对应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50-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芸芸;探析勃拉姆斯艺术歌曲中的悲剧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2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42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