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平钢琴作品《夜巷》
本文关键词:简析高平钢琴作品《夜巷》
【摘要】:《夜巷》是厦门国际钢琴比赛的应邀委托创作,是我国当代钢琴作曲家高平先生创作。 高平是为古典音乐传统带来新的血液的年轻音乐家。高平的音乐如同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与奇遇。”著名作曲大师弗德里克·热夫斯基(Frederic Rzewski)曾经这样评论。高平作为一名钢琴家曾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这里包括西班牙的霍赛·依图比国际钢琴比赛,美国青年钢琴艺术家比赛,以及北京第一届国际钢琴比赛等等。 《夜巷》的作曲技法是非常的精湛,第这首作品采取了我国古代五声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把西方音乐的影子融了进来。《夜巷》的风格就像高平自己形容这部作品的一样:他就像我们可能在有意无意中很偶然的听到了熟悉的音乐,或许在一部动人的电影中,或许是在夜巷里,就像有谁家很偶然的传出忽隐忽现的琴声。突然这耳熟能详通常未必会让我激动的音乐有了新的含义,新的质感,新的色彩……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是弹好乐曲的关键也是对曲子总体把握的关键。风格是作曲家的性情、气质、思想感情、时代思潮和风气等的混合产物,体现在乐句的长短、音色、速度的观念以及踏板的处理中,反映出乐曲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的特点。
【关键词】:高平 演奏 钢琴 当代音乐 比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引言7-8
- 第一章 高平生平及创作的代表作品8-13
- 一、高平生平8-10
- 二、作曲家高平主要代表作品10-13
- (一) 1999年创作作品《遥远的声音》10-11
- (二) 2001年作品《说书人》11-12
- (三) 2001年第二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逝》12
- (四) 2003年两首苏联爱情歌曲12-13
- 第二章 作品《夜巷》音乐分析13-18
- 一、《夜巷》作品曲式分析13-14
- 二、《夜巷》旋律特点14-15
- 三、《夜巷》作品和声分析15-16
- (一) 多数采用不协和音及和弦15-16
- (二) 五声式音与和弦16
- 四、《夜巷》作品风格16-18
- 第三章 作品《夜巷》演奏分析18-23
- 一、速度的演奏18-20
- 二、演奏技巧20-22
- (一) 音量的控制20-21
- (二) 音色21-22
- 三、指法22-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6
- 附录26-28
- 致谢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巧;;浅谈李斯特钢琴作品《钟》及演奏[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2 于乐丽;;试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的踏板问题[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年09期
3 何姣;田智会;;析德沃夏克钢琴作品《诗意音画》——以《黄昏小路》为例[J];飞天;2011年16期
4 江琳;;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5 廖西琳;;谈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演奏方法[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6 杜娟;;巴托克钢琴音乐中的表现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7 凌芷;;论钢琴练习过程中运用“慢练”的必要性[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8 王楠;;浅谈钢琴八度技术的支撑[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9 徐颖周;;舒曼钢琴作品《C大调幻想曲》(Op.17)演奏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金鑫;;浅析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意义[J];大舞台;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孙泓;;5—14世纪西域音乐舞蹈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影响[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4 于晓晶;;有关东南亚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沙尔萨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引言[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体裁[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施舟人;;“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10 郑建;;谈莆仙戏音乐和“十音八乐”的关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峰;时代赋予音乐神圣使命 音乐伴和民族伟大复兴[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谭湘竹;建人才摇篮 聚音乐知音[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郑寒月;音乐做桥梁 连接世界文化长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彦华 高明国 通讯员 罗筱;咸淡水:一方丰美的音乐水土[N];中山日报;2010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爱音乐就是爱生活[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班丽霞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与信仰的完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重楼;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改变穷孩子人生[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许渌洋;国际化音乐之路上的中国足印[N];音乐周报;2011年
9 非元;音乐:城市精神飞扬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苏蕾;白建宇:我所有的话都在音乐里[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王维;日本筑前琵琶(八洲流)音乐和传承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赵玉卿;姜白石俗字谱歌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孙丝丝;“世纪末”的心灵探寻:马勒三首中期交响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纪丽;简析高平钢琴作品《夜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冰;徐振民钢琴作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果;希那斯特拉早期钢琴作品中民间音乐元素的分析与诠释[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张露;轻舞飞扬[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石琳娜;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民族乐派钢琴作品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林正梅;20世纪50--80年代中韩钢琴作品创作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覃也倬;钢琴作品中的广西壮族特性表现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赵静斐;舒曼钢琴作品音乐语言特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杨;探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创作的新思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滕丽民;新疆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4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