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音乐教育的人类学考察
本文关键词:马来西亚音乐教育的人类学考察
【摘要】: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本文主要通过伊斯兰音乐的视角对马拉西亚的音乐文化进行了描述,以及通过对MARA科技大学的考察反观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学府存在的以西方音乐知识体系为主的教育等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伊斯兰 传统音乐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2013年2月3号,我们南艺考察小组一行十人踏上了东南亚三国的音乐教育的人类学考察之旅。首站到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已经是傍晚时分,刚出机场就感受到了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四处的棕榈高耸。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这样的背景也形成了马来西亚的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洋;崔志;;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教育观念——关于《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2 李可;;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文化[J];大家;2010年18期
3 夏蒇;;论世界民族音乐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大家;2010年20期
4 孙伟;旋律型与东方传统音乐[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汪岷;;传自中国的几种日本传统乐器特点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刘澜;;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梅;;对中国近现代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史学研究现状的思考[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1期
8 张静;温彩玲;;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剧——日本能剧[J];电影文学;2008年09期
9 布丹丹;;“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J];电影评介;2008年23期
10 杜琬;;浅论影视动画的配乐艺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莉;;色彩斑斓的民族音乐教育——印度音乐教育一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5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黄婉;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罗希;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李劲松;诗性乐教[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君;“时代的音符”[D];河南大学;2011年
2 姚益锋;西方音乐的扩散[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3 崔晶;《博雅笛谱》曲名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史玉;论哈恰图良《十首儿童钢琴曲》的民族性与现代性[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瑶;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智军;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殷素芬;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晓俊;后现代主义音乐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一闻;江文也钢琴套曲《北京万华集》Op.22的音乐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晓蕾;手风琴独奏曲《长鼓舞》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敏俊卿;李殿文;;图文报道[J];中国穆斯林;2010年06期
2 翟坤;;伊斯兰教在东南亚[J];世界知识;2000年20期
3 冯鹤;;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宗教旅游考察团参访北京白云观[J];中国道教;2008年03期
4 普愿;;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宗教代表团一行来访[J];法音;2008年06期
5 岳清华;;沙巴的和谐风景[J];中国宗教;2010年01期
6 贾法力·阿旺;梁燕;苏莹莹;;马华穆斯林协会[J];回族文学;2010年01期
7 凌冰;;“和合众缘”促进了解、服务统一[J];政协天地;2009年08期
8 梁英明;;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与华人社会[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6年Z1期
9 杨捷;;佛国的“新月”——柬埔寨的伊斯兰教[J];中国穆斯林;2008年02期
10 余莹;;走“马”观“新”[J];大视野;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友德;;《清真指南》与儒家伦理[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洪洋;;对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些思考[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伍德勤;;伊斯兰教对旧中国穆斯林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吴幼雄;;泉州伊斯兰教的历史[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金贵;;汉文译著家对伊斯兰经济问题的阐述[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孙振玉;;从马德新的《朝觐途记》看近代西南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廖大珂;;从《三宝垄华人编年史》看伊斯兰教在印尼的早期传播[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小凤;;对伊斯兰政党现象的一点思考[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沈玉萍;;卡力岗现象及其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叶娇;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N];吐鲁番报(汉);2008年
2 左明智;渐入佳境的90年代[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记者 赵耕;阳安江会见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N];北京日报;2008年
4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单守庆;阿文书法: 伊斯兰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记者苏敏;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记者 王远;我州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9 沙星海;市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大会举行[N];平顶山日报;2006年
10 张志鹏;宗教视角下的家庭团圆[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黑亚(Yahya Ould Mohamed Mahmoud);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常玢;论影响中亚稳定的两大因素:伊斯兰教与大国争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曲洪;伊斯兰教与中东宗教政治反对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云存平;马图里迪学派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敏敬;文明的多维交往[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太中;简论伊斯兰教在哈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燕宁娜;宁夏清真寺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乌日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善蒙古族宗教民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玉红;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东;伊斯兰教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阳赞;论当代湖南桃源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教信仰[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全芝;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艳霞;伊斯兰教在蒙元时代的中国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邢雅贤;论伊斯兰教妇女观对当代新疆穆斯林妇女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启元;汉族穆斯林群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5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755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