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论瑶族宗教与礼仪音乐——以瑶族“耍歌堂”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5 09:06

  本文关键词:论瑶族宗教与礼仪音乐——以瑶族“耍歌堂”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排瑶 耍歌堂 宗教 事象 意象 声响 音声


【摘要】:瑶族是我国一个积淀了大量古代文化信息的民系,从"耍歌堂"——一个由祭祀礼仪衍化成集瑶族历史、文化、风俗、歌舞之大成的民俗节庆活动,便可窥见一斑。文章依据多年田野调查采录的"耍歌堂"资料,以"耍歌堂"的源、事象、意象、叙事,论述瑶族的宗教与礼仪音乐。
【作者单位】: 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
【关键词】排瑶 耍歌堂 宗教 事象 意象 声响 音声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岭南无山不有瑶”,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瑶族的分支之多,分布之广,迁徒历史之繁复,皆位居各民族之前列,是我国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全国瑶族人口共有263.8878万人,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连汉族)人口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周俊强;;知识产权概念中“知识”含义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陈静;彭启福;;“效果历史”与文化因果关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天翔;康德论德性与幸福的统一[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5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胡程;;《裘力斯·凯撒》的理想国蓝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7 李明明;;摹仿说的嬗变略谈[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树华;王卫华;;本体论传统的形成及其演变[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李亚东;聂民玉;;“以德润身,诚意慎独”——“慎独”及其现实意义[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陈越红;裴磊;;电影声音技术:人类思维的外化显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畅;;幸福、和谐、智慧与优雅:当代幸福主义的视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唐旭;;蒙田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郭海龙;;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道德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新科;;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张蓬;;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与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意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周可真;;生活论——哲学的后现代形态[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陈新汉;;人生的哲学意蕴四则[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陈丽杰;;人学思想的源点:古希腊人学思想探研[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刘建立;;试论自然观的人学基础[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何迎春;田道法;卢芳国;戴娜;;“智”德与当代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下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群;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彦;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朱宗霞;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芬;评新书《宗教与舞蹈》[J];舞蹈;1998年05期

2 魏启清;客家情歌的意象初探[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王英;对音乐心理及意象问题的分析[J];音乐探索;2005年01期

4 陈德琥;;浅谈安徽花鼓灯灯歌意象的组合特点[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Z1期

5 程争;;论民歌《茉莉花》的诗学特征[J];黄河之声;2009年05期

6 张冬;;藏族祭祀文化与藏族舞蹈的关系[J];才智;2009年16期

7 唐彬杰;何小丽;;《青花瓷》审美思维分析[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8 扎西江措;;宗教文化的融合对白马藏族舞蹈创作的影响[J];大家;2010年18期

9 杨胜兴;刘振伟;;论流行歌曲用古典诗词意象造境现象[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覃生平;;流行歌曲歌词美学探索[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丽莉;;色彩斑斓的民族音乐教育——印度音乐教育一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明;;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王音宣;;试议“信息交合论”在儿歌写作中的应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马树春;;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李小荣;;佛教音乐“契”之含义及相关问题探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韦希;;有关印度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徐华;;《洞箫赋》、《长笛赋》对两汉乐论的新突破[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惠文 作者为兰州歌舞剧院国家二级舞蹈演员;浅谈意象积累对舞蹈表演的作用[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韩德明;孕妇追太阳舞出壮家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亚根 (黎族);在意象中追求诗的韵味[N];文艺报;2010年

4 景惠琴;音乐欣赏中两种联觉及其作用[N];甘肃日报;2007年

5 大地;一个人的玩偶军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赵小燕;深圳音协合唱团维也纳摘金[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肖向东;窦唯:一个人的战斗[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袁禾;舞蹈与书法[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赵忱;玛利娅的灵魂化作《泪泉》[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李菊;凝固在青铜萨满铃里的乐章[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2 郑仕一;剧场表演艺术之审美感知的默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军英;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子奇;侗族民歌意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洪艳;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韦玺;唱出来的“阴间”[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杨阳;美声声区转换原理的研究及男高音声部换声问题的解决[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雷蕾;意象中的舞者[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7 方亮;乐舞神灵——江西省婺源长径傩舞的民俗文化形态解析及其仪式音乐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米們璇;昙华乡彝族“咪依鲁”音乐文化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闫霏;欧洲经文歌发展的文化特征[D];河南大学;2003年

10 王一珊;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7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7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