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姜夔的音乐创作成就
本文关键词:南宋姜夔的音乐创作成就
【摘要】:南宋时期的姜夔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音乐家,同时也是南宋骚雅派音乐诗词的重要代表。在复雅思潮的影响下,姜夔创作了大量符合南宋社会生活的音乐作品,并在雅正中和的作用下焕发了具有重要进步意义的内涵。
【作者单位】: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南宋 姜夔 音乐创作 成就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仅存半壁江山的朝代,在这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士族阶层就发起了一股复雅思潮,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有效带动了词化环境的产生及文化品格上的雅化方向发展。姜夔是复雅思潮的杰出代表,他的自度曲、琴曲及仿照屈原的《九歌》而创作的《越九歌》等,在体现复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民;莎士比亚文化中的奇葩——音乐中的莎士比亚述评[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黄文熙;;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从民族乐器看唐代诗歌[J];长城;2009年06期
3 苟德培;;明清名不副明清,诗歌从此丧魂精——从古诗歌作为音乐文学之角度论其兴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吴相洲,冯淑华;唐代歌诗创作对诗人风格形成作用的理论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谢桃坊;宋词的音乐文学性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苟德培;;论“讲坛”类电视节目的推广[J];电视研究;2007年08期
7 周仁成;唐诗笛声意象浅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郭琳;郭骅;;浅论音乐中的感性美[J];发展;2009年01期
9 范卫平;石群勇;;“乐体文学”简论[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6期
10 朱志荣;论汉字的文学精神[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厚涛;;诗何以言志——“诗言志”之意义生成机制的现代观照[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衍军;诗可以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柳芳;城市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1年
4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5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6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彬;挣脱文字梦魇后的舞蹈与歌唱[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韩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慧芳;英语教学领域的音乐运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芳苹;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莉;唐元和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尚琰;武德贞观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任霞;《楚辞》巫俗与祭祀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孔一昕;琴与唐代诗歌[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晶晶;孝亲的音符[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焕玲;汉大赋语言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孙芳;唐代思乡诗之意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郭雯;汉代乐府诗中三言句式的源流及诗体意义[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健;姜夔的音乐见解及其琴曲《古怨》[J];人民音乐;1962年12期
2 夏野;;南宋作曲家姜夔及其作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01期
3 江英;纪念姜夔诞生830周年[J];人民音乐;1986年02期
4 印成平;;宋代词调音乐与姜夔的艺术歌曲[J];黄河之声;2007年11期
5 付明华;王伟;;论阿炳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成就[J];电影评介;2010年10期
6 谭勇;孙晓丽;王建明;;姜夔“自度曲”婉约中的多重审美[J];音乐创作;2011年03期
7 姜伟强;;如何看待音乐创作冲突和音乐观念的多元化——观“卞谭之争”视频有感[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8 王俊文;《鬲溪梅令》——姜夔歌曲研究之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4年02期
9 姚牧;要更多地关心创作[J];人民音乐;1956年08期
10 任加;从“沈阳音乐周”想到的[J];人民音乐;1964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岚;;论姜夔的音乐文学观及创作[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越;朴实鲜活 意境悠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印青;崇高壮美的旋律[N];文艺报;2005年
3 记者 谢培;母语不一样,,作曲风格也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李霞;美丽其格: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奠基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范哲明;名不副实的“传统”与难以为是的“创新”[N];音乐周报;2008年
6 精耕;《回民湾》音乐创作的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华凌;科技对音乐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N];科技日报;2005年
8 《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音乐评论家 伦兵;浓缩辉煌历史赞美当代中国[N];韶关日报;2011年
9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刘文金;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李红艳;音乐行业需要明星更需要创作[N];北京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8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9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思媛;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技法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放;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段伟伟;论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师琰;音乐创作中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帅;论“启蒙运动”对莫扎特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邹小雨;电子音乐的历史·现在·未来[D];西南大学;2009年
7 董妍;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尚建;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万珊珊;论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丁卫萍;论陆华柏的音乐贡献[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6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7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