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赫哲绝唱“伊玛堪”在“乌日贡”中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7-12-08 14:36

  本文关键词:赫哲绝唱“伊玛堪”在“乌日贡”中的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乌日贡” “伊玛堪”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摘要】:“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特有的、也是唯一的属于赫哲人自己的节日。它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上的一个独有的文艺形式。“乌日贡”,赫哲语为“欢乐喜庆”,是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伊玛堪”是赫哲族的说唱文学,也是“乌日贡”大会上主要表演的传统节目之一,传统的“伊玛堪”用带有神话般色彩的“莫日根”形象作为题材讲述这赫哲人的渔猎生活,以往的“伊玛堪”表演都是由“伊玛堪”艺人在闲暇之余讲唱给族人听,有时一部作品要讲上几天才可以讲完,就是这样的故事填补了人们当时的生活空白。在“乌日贡”大会产生后,“伊玛堪”这种说唱文学作为赫哲族的特色艺术也被搬上了舞台。 但是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现代社会的文化进步同样对赫哲族“伊玛堪”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不仅是伊玛堪还有一些赫哲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嫁令阔小调、萨满舞等民间音乐形式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赫哲人在娱乐方式、艺术欣赏等方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年轻人不再把说唱赫哲族伊玛堪和传播赫哲族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或者说他们几乎是不会讲赫哲语,就更别说是说唱伊玛堪,赫哲文化在传承和保护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我们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对于“伊玛堪”这样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尽最大努力来拯救、保护和传播,,使其不会随着老一辈“伊玛堪”传承人的离开而消失,并且可以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的发扬光大,走进全国人民的艺术生活中,最终走向全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杰;李伟国;;“乌日贡”大会与赫哲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5期

2 邹晓华;;“乌日贡”大会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1年05期

3 黄任远,白秀丽;从伊玛堪看赫哲族萨满文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孟慧英;赫哲族“伊玛堪”的原始精神[J];民间文化;2001年02期

5 周凯模;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J];音乐研究;2002年02期

6 王义彬;;地方性知识作用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7 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研究[J];满语研究;2005年02期

8 居其宏;;辩证思维与传承发展关系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02期

9 孙玉森,吴慧;赫哲族“乌日贡”漫议[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3期

10 桑海波;赫哲民族音乐概括[J];中国音乐;1991年04期



本文编号:1266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66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