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少数民族音乐志的撰写体例与方法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23 06:07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志的撰写体例与方法思考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音乐志 撰写体例 谱例文本 乐志观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志是以少数民族音乐田野工作为源头,以调查、收集、整理为手段的少数民族实地音乐调查报告集成,旨在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阐释、传承与应用提供文本支持,目前少数民族音乐志撰写的体例固定、方法单一,较难实现本土经验与当代音乐常规科学系统的整合,融入音乐民族志的学术共同体,本文特此面向少数民族音乐志撰写的当代需求,探讨了传达民族音乐史学观、乐志观的学术体例,以及还原民族文化语境下音乐谱例文本形式的撰写方法。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2013年南昌大学横向课题“关于红歌的创编制作及其推广运行的研究”(编号:11002044)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萍乡傩文化研究”(编号:Y G 2013165)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少数民族音乐志撰写的当代需求少数民族音乐志常被人们认为是少数民族音乐史料的汇编,即民族音乐历史与民族音乐材料的集合,在普遍的认知中接近于《史记·乐书》,但严格说来诸如《史记·乐书》《宋书·乐志》《大成乐书》《钟律》都是音乐美学的论著,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殿斛;;民间音乐消长:乡民生命意识的艺术诉求——黔中腹地营盘社区音乐的民族志叙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年02期

2 牟华;;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3 臧艺兵;吕家河民歌与地域文化建构——一种音乐民族志的考察和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曾雪飞;曹端波;;“蒙莎迪”苗族“解簸箕”仪式的音乐民族志考察与研究——仁怀市五马镇苗族“解簸箕”仪式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杨民康;一部富有开拓性的音乐志书──《白族音乐志》读后感[J];音乐研究;1995年04期

6 杨民康;;谈伍国栋教授的民族音乐学学科意识及其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贡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02期

7 陈鸿铎;;音乐修辞的概念及现象辨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人民音乐;2009年02期

9 初健;;历代正史中“乐志”渊源考略[J];兰台世界;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凌;;高师声乐教学:从曲目的拓展到声乐价值理念的多元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唐小木;潘屹;;音乐人类学视阈下的电影《莫扎特传》[J];电影文学;2012年03期

3 曾琳;;试论民族音乐学的学习方法——读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有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S1期

4 赵书峰;;2003-2008年中国音乐民族志论文研究述评[J];歌海;2013年04期

5 梁丽;;我国民族声乐的困境与突围发展探究[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6 卫晓琼;;于淑珍声乐演唱艺术研究[J];大舞台;2014年01期

7 任占忠;;王志信民族声乐创作风格探析[J];大舞台;2014年04期

8 黄芳;;广西壮族钢琴演奏中的民间艺术形式[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9 时江月;;满族音乐结构嬗变背后的文化主体效应[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10 吴国玲;;蒙古族礼仪音乐的神圣性与世俗性互涉[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莉君;浙江省磐安县仰头村《炼火》仪式的音声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实地考察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的运用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张鸾;南京甘家大院的音乐故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侯弦;蓝关戏音乐构成与文化传承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4 张静;圣俗之间的音乐事象[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罗艳玲;流变中的传承[D];云南大学;2010年

6 翟昊;作为生活方式的民歌演唱[D];北京大学;2012年

7 崔彬;吕家河民歌表演性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范晓琴;论吕家河民歌的音乐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莲莲;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陈力、吴碧霞演唱版本比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10 赵超越;流淌在民族文化河流中的新民歌[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何巍;;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J];大舞台;2012年03期

3 刘一丁;;从音乐社会学对音乐史学的渗透性研究谈学科的融合性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田钰莹;张小升;;继承·融合·跨越——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传承与流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1期

5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杨殿斛;;民间音乐消长:乡民生命意识的艺术诉求——黔中腹地营盘社区音乐的民族志叙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年02期

8 邢燕燕;;论民族国家意识与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3期

9 王承祖;试论侗族大歌复调的形成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02期

10 柳旭辉;民族艺术歌曲的探索者——浅议王志信歌曲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琳;;整体反观 解构整合——论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的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2 刘倩;;浅谈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2年05期

3 滕腾;;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2013年02期

4 山;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讨会在滇举行[J];人民音乐;1989年01期

5 欣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J];音乐研究;1989年01期

6 毛继增;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可喜成果——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民族音乐论集》[J];音乐研究;1992年03期

7 杜庆云;记中国第五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J];人民音乐;1993年10期

8 欣立;中国第五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在抚顺召开[J];音乐研究;1993年04期

9 陆宗武;;高校声乐教学融合少数民族音乐的改革探索[J];音乐时空;2013年15期

10 王超慧;;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现象中引发的思考——当代科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承现象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华;;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复合”架构模式[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朱伟芳;;试谈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拉嘎;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与价值[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李小莹;高校启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工程[N];音乐周报;2008年

3 记者 单三娅;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校长专家学者研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梁文;传承少数民族音乐创新教育是关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通拉嘎;少数民族音乐60年:传承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记者 苏丽萍;少数民族音乐在央视“争奇斗艳”[N];光明日报;2014年

7 王永令;漫谈少数民族风格歌曲创作[N];音乐周报;2003年

8 西南大学音乐学专业 陈赫鲁;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琐谈[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9 王立和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发挥高等院校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实习记者 李娟 孙大敬;一路走来一路歌[N];毕节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嘉;论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晶晶;多元文化交融下的鄂温克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迎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与变迁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何灿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资料库设计与建立[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蕊;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杨;新疆民歌的继承与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郑莹;二十世纪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综述与个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屈青云;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双语”师资培训的现状分析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2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22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