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及其表演理论述评——以河湟“花儿”的演唱为例
本文选题:表演理论 切入点:交流 出处:《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对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的学理主张作了简要介绍,对该理论的实践可能性和实践业绩与缺憾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河湟"花儿"的演唱方式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解读,认为在研究地方民俗文化时,表演理论应与其他理论方法相结合,同时兼顾其地域性、民族性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Richard Bowman and his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practice, practical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heory. Combining with the singing way of "Huahua" in Hehuang, the author makes a fur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oints out that when studying local folklore culture, the performance theor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靖;美国民俗学研究的另一重镇──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文化志研究中心[J];民俗研究;2001年03期
2 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3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4 彭牧;;实践、文化政治学与美国民俗学的表演理论[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建中;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范慧莉;;到田野中追寻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4 任双霞;;牛郎织女故事的叙事群落——以山东沂源县牛郎官庄为例[J];武陵学刊;2010年04期
5 张成福;梁平;;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戴嘉艳;;交融共进:对民俗学与人类学关系的再认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高贺杰;;关于民族音乐学“动态”研究视角的理论札记[J];歌海;2011年03期
8 李亚;;仪式场域中的傀儡戏——对傀儡戏研究现状及方法的思考[J];歌海;2012年02期
9 彭兆荣;;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左宁;胡鸿保;;“表演”的跨学科比较——试析戈夫曼、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原晓爽;表演者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刘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7年
7 斯琴托雅;叙事民歌口头叙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方千华;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文慧;延安文学与农民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岚冲;语本:媒介环境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向伟;生生不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敬儒;冀中民间故事嬗变研究(1980-201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覃继督;“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D];云南大学;2011年
5 郭凌燕;经历非遗[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莹;莱芜南下治“抬杠”习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和洁蕾;纳西古乐的传承与保护探析[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马英才;中国民间故事中机智人物故事的文化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生柱;表演理论视野下的史诗“梅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罗长群;鄂西三胡乡苗族民居建房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朝戈金;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J];读书;2003年10期
3 李靖;美国民俗学研究的另一重镇──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文化志研究中心[J];民俗研究;2001年03期
4 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5 理查德·鲍曼,翟胜德;对表演的设定[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丽;;小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2 张杰勇;;两个观念,一个实践——电影表演艺术教育的隐忧与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龚玉兰;随笔——师生交流的桥梁[J];丝绸之路;2004年S1期
4 李木兰;;探索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5 王薇薇;;浅议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J];华章;2008年11期
6 刘大伟;;鲍曼及其表演理论述评——以河湟“花儿”的演唱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7 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J];民俗研究;2011年01期
8 任丹;;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9 钟鑫鹏;;中学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2期
10 姚伯茂;认识的源泉是实践而不是物质[J];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俊锋;;整合远程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王桂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探索[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一个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长岐;张楠楠;郑懿;;杭州市健康城市规划的理念、方法探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文悟;邓志平;汪汉生;喻小刚;;湿法熄焦技术的改进及实践[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吕建平;周金玉;李亚红;韩忠良;;云南省农民蔬菜田间学校实践[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俞彬;;病案管理在本院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郑汉清;;班组安全建设与实践[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永华;;财务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经纲 本报通讯员 孙永华;围绕主题抓大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杨祝夫 徐国柱;陕西的实践告诉我们[N];工人日报;2000年
3 曾绍华;开拓视野 大胆实践[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孟昭志;问计于群众 求知于实践[N];解放军报;2002年
5 李保平(作者系陕西旬阳卷烟厂副厂长);以《讲话》为指南实践好“三个代表”[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江宛柳;重在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N];解放军报;2002年
7 本报实习生 曹普军 本报记者 叶小力;从网上银行的实践看“新经济”的魅力[N];新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何进伟;ASP的实践[N];网络世界;2001年
9 王雯;《第五项修炼》出版第三部:“实践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10 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局局长 徐衍民;发展乡企是农村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实践[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哲;朴齐家诗文学与中国文学之关联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7 凌欣;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苗光新;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永发;地区性建筑创作的技术思想与实践[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荣;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鹏;生活化口语交际训练的构想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晓波;“诚信烟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清华大学;2005年
4 殷涛;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平;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6 颜玲利;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践探析[D];湖南大学;2008年
7 陈丽岚;论场面调度在动画片中的运用[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王志红;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吕文涓;中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艳楣;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644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6449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