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维也纳狂欢节》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本文选题:舒曼 + 浪漫风格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乐坛最活跃作曲家之一。《维也纳狂欢节》是舒曼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中音乐上有明显的形象对比,虽然旋律优美抒情但“革命性”很显著,这与他所在的时代气氛和当时的自身遭遇有关,本文会做详细介绍。作为作曲家(舒曼的另一个的身份是音乐评论家,但是本论文不做详细介绍),特别是他的钢琴创作,舒曼在十九世纪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他的创作对钢琴作品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传承与革新作用,特别是在音乐主题的“想象力”,钢琴体裁的创新等等。所以对于舒曼《维也纳狂欢节》的音乐分析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恰恰《维也纳狂欢节》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钢琴作品几乎包括了舒曼全部的钢琴音乐创作特点。通过分析,从整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舒曼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对于舒曼钢琴作品的演奏方面,《维也纳狂欢节》也是非常典型的,整部作品的五个乐章上,音乐风格各不相同,演奏技巧形式上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了解舒曼如何创作《维也纳狂欢节》的前提下,如何来演奏此套乐曲,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本文在对作品音乐上的分析外还包括了大量的关于舒曼钢琴作品演奏方面上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手指的触键,力量的传导,踏板的运用等等。舒曼钢琴作品的演奏是很难把握的,因为他属于浪漫派早期的音乐家,作品中古典传统的结构与浪漫创新的技法有很多结合之处,所以通过对《维也纳狂欢节》演奏部分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舒曼钢琴作品的演奏方法。 文中很多观点是自己的主观想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Abstract]:Composer Robert Schumann w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composers in German music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lthough the melody is beautiful and lyrical, "revolutionary" is remarkabl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tmosphere of his time and his own experience, which will b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article. As a composer (Schumann's other identity is a music critic), but this paper does not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especially his piano creation, Schumann was very creativ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is cre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iano works, especially in the musical theme of "imagination", piano genre innova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Schumann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music of Viennese Carnival, which is also a representative work. This piano work almost includes all of Schumann's characteristics of piano music creation. Through analysis, from the whole work, we can see Schumann's own ideas and views on Romantic piano music. The Vienna Carnival is also typical of Schumann's piano works. In the five movements of the whole piece, the music styl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forms of playing skills are very different.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important to know how Schumann wrote the Viennese Carnival and how to play this set of music.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music, this paper also includes a lot of ways and means of playing Schumann piano works, including finger touch key, power transmission, pedal application and so on. The performance of Schumann's piano works is difficult to grasp, because he belongs to the early Romantic musicia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in his works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romantic innovative techniques. Theref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part of Vienna Carnival,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laying method of Schumann's piano works more accurately. Many of the views in the article are their own subjective ideas, hoping to help reader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杰里米·希普曼 ,樊华;舒曼钢琴作品的特征(三)[J];钢琴艺术;2005年05期
2 李超;;论舒曼“歌曲之年”作品之演唱[J];音乐生活;2005年08期
3 刘佳;;舒曼钢琴作品的教学价值[J];音乐天地;2007年08期
4 王伟;;舒曼的《为什么》[J];钢琴艺术;2007年12期
5 赵婷;;舒曼《交响练习曲》作品13的演奏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6 刘怡冰;;论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意味[J];歌海;2008年03期
7 赵璐光;;音乐诗人舒曼与他的钢琴作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周铭孙;;舒曼的浪漫与西班牙的热情……——毛翔宇北京独奏会[J];钢琴艺术;2008年06期
9 戚卫民;;舒曼的音乐与爱情[J];歌海;2009年01期
10 马晓鹃;;舒曼钢琴音乐风格特征探究[J];齐鲁艺苑;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范晔;汤吉;董泽义;王立凤;;中国大陆实测舒曼谐振背景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丙霞;宋立众;乔晓林;;震前舒曼谐振异常的研究现状及讨论[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银峰;张其林;;地球—电离层空腔舒曼共振日变化特征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C];2014年
4 汤克云;彭丰林;宁佐理;孟庆发;;舒曼共振的非全球效应[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曹丙霞;乔晓林;;基于电离层非线性的舒曼谐振观测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越;舒曼:英年早逝的音乐文学家[N];深圳商报;2004年
2 (英)诺曼·列布雷奇 伤郢/编译;不该忘了舒曼[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高飞;揭开“和谐营销”的“密码”[N];中国邮政报;2008年
4 王凡;街拍博客走红,普通瞬间亦为时代脉搏[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吴丹;用自由诠释舒曼的诗意[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6 徐尧;三个人的海顿 两个人的舒曼[N];音乐周报;2011年
7 吴丙年;在你的眼里 我看见了美妙的诗歌[N];光明日报;2013年
8 法漠;“舒曼”欠佳 肖邦尚可[N];音乐周报;2007年
9 左一一 编译;摄影作为研究工具[N];中国摄影报;2014年
10 王晋福;人生的苦恼与抗争[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熙;舒曼钢琴作品的哲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陈鹭洁;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及其作品《童年情景》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媛媛;从舒曼《童年情景》中看浪漫主义文学对钢琴音乐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妍;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5 朱晓南;舒曼钢琴作品和声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6 何昕原;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歌词与伴奏表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青志;浅论舒曼与《克莱斯勒偶记》[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刘怡冰;浪漫主义文学对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源;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声部的演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庾锐光;舒曼《狂欢节》演奏释义[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887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88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