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清唱剧创作的历史贡献
本文选题:李斯特 + 清唱剧 ; 参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摘要】:李斯特在清唱剧创作中以变革思维突破了该体裁沿袭多年的程式化套路,奠立起器乐-声乐一体化的新型模式;又以多元化的创作思维,把重新复活的基督教音乐遗产与19世纪的现代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对传统的基督教主题作出了新的理解与阐释,形成了一种兼容并包多元意趣、极具个性的清唱剧风格,为这一体裁在19世纪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Abstract]:In his oratorio creation, Liszt broke through the stylized pattern of the genre for many years, and set up a new model of instrumental and vocal music integration. Combining the resurrected Christian musical heritage with the modern language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making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theme, it has formed a style of oratorio with an all-inclusive and pluralistic interest. It made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genre in the 19 th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分类号】:J60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玲;“从朦胧中来,到朦胧中去”——从《牧神午后》看德彪西的艺术特征[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何光沪;在理论与制度之间——基督宗教与儒教关于人性尊严问题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刘焯;;“信仰法律”的提法有违法理[J];法学;2006年06期
4 刘珂;浅析海顿音乐创作风格的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崔莉;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献的文化指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孟燕;;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风格比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莎;乐器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课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陈琼;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钢琴定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赵茜;;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马利怀;神人关系合宜之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翟志宏;走进神学中的理性[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贤宗;文艺复兴观念、建筑原理和美术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潘明德;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终极实体与宗教多元[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振清;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政治参与[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大林;曹禺早期剧作的命运观念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5 赵倩;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角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欣;从对话看宗教因素对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8 沈叶;《音色分析的前提与分析模型的建立》——浅谈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中的若干音色现象[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郝近瑶;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美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薛霞霞;论《马可福音》的复活观——从“读者回应批判法”的角度来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源渊;;感悟李斯特[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2 ;嘉德威钢琴故事——“钢琴之王”李斯特[J];琴童;2011年05期
3 董璐;;李斯特钢琴大师班的影响[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4 杨小龙;;论李斯特钢琴曲集《旅行岁月》之《奥伯曼山谷》的演奏与分析[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5 赵丽莺;;多面的李斯特——听两场李斯特专场音乐会有感[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6 谭巧;;浅谈李斯特钢琴作品《钟》及演奏[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7 武增文;纪倩;;从《b小调钢琴奏鸣曲》探李斯特的钢琴音乐[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8 邵鲁;;众神的黄昏——李斯特晚年门徒的珍贵录音[J];钢琴艺术;2011年07期
9 段冰清;;体会浪漫主义的精神——浅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玛捷帕》的主题诗[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10 任峪销;;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技巧浅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立国;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N];信息时报;2000年
2 宋学军;我们与外国选手只差那一点点[N];音乐周报;2005年
3 戴文;交响清唱剧《江姐》将在人民大会堂公演[N];人民日报;2002年
4 任效良;李斯特音乐学院有意泰达建分校[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5 实习记者 王涛邋祝海燕;重民乐 严训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梁庆生;在浪漫与哲理中升华[N];信息时报;2000年
7 金兆钧;“江姐现象”与经典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8 记者 甘险峰;这个“江姐”不一般[N];深圳商报;2002年
9 杨燕;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N];音乐周报;2006年
10 宋湘锴;乐由心出 沁人肺腑[N];音乐周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曦;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蔡晓琳;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基督精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袁晖;清唱剧《圣保罗》的宗教内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赵珊;清唱剧《霜降之歌》的音乐创作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6 孙雪;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青;李斯特《旅行岁月》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谭辉;试析李斯特标题交响乐中的哲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佟茜;论蒂皮特的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10 杨捷;《黄河大合唱》与清唱剧《长恨歌》之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8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88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