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关于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29 01:55

  本文选题:接受史 + 音乐史 ; 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摘要】:20世纪以来,接受研究在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是决定接受结果多样化的主要因素,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是"期待视野"的核心因素。从对两段不同历史时期贝多芬接受情况和接受者内在需要特征的分析中可见,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的内在需要是影响贝多芬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原因;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对贝多芬音乐的不同阐释可见,虽然接受是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又有深刻的客观性根源,因而最终呈现为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reception research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usicology, and Beethoven's acceptance in China has undergone a complicated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expectation vision of the subject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esult of acceptance, and the inner need of the subject is the core factor of the vision of expect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ception of Beethoven in two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needs of the recipient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ternal nee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Beethoven's transmission in China. From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Beethoven music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t can be seen that although acceptance is expressed in subjective form, it also has profound objective roots, so it finally presents the unity of diversity and identity.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新坤;从顺从到冲突——论20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与接受者的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赵仲明;;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中国语境中的贝多芬传记研究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王丽丽;中国近现代文学与读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汤宇华;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文化”、“文化的大众化”[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王毅;;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余大卫;浅析音乐审美情感性的产生条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李道新;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J];电影艺术;2003年06期

7 陈伟军;“大众化”叙述中的文化张力——论“文革”前十七年通俗小说的生产与传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邓兰;音乐教育应培养“音乐的”想像力[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雅莉,孔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红英;;浅析新时期下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4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8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小诺;论拱形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10 杨九华;论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思想寓意[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秦琴;《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高平;板块与反讽[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磊;文化学方法论与新文学流派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鹏程;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薄一波的经济思想平议[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赵海;接受美学的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10 高静 ;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燕迪;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2 于润洋;释义学与现代音乐美学(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居其宏;中国音乐:战后三十年的历史反思——香港“中国新音乐史研讨会”归来谈[J];中国音乐学;1988年04期

2 张金子;;关于中国古琴起源时期的探讨[J];科学大众;2006年12期

3 冯雷;肖阳;;行万里路,读中外书——学习《王光祈留德生涯与西文著述研究》课程心得笔记[J];艺术研究;2008年01期

4 王夏;;杨荫浏的“雅乐”思想[J];艺术百家;2008年04期

5 刘经树;音乐史学─—问题与思考(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6 刘经树;史学与美学结合的一次新尝试──介绍埃格布莱希特的《西方音乐》一书[J];中国音乐学;1995年01期

7 袁炳昌;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J];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06期

8 陈铭道;西方音乐史的写作[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9 梅珥;音乐史上的本月[J];音乐爱好者;2003年10期

10 巩成国;科学家与音乐,音乐家与科学[J];儿童音乐;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任吉祥;;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对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劳慧德;;谈谈当前独立学院音乐专业教学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林平;;论以音乐课提升学生灵魂素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宋瑾;;站在哪里说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张韵璇;;对位教学理念探微[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飞飞;;从课程对比看音乐教师的培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邓波;;中国1949年以前的和声与对位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何香久;;《陕西民间鼓舞博览》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蒙木;用音乐教养人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简明牛津音乐史[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糜若如;民族音乐史的“珠穆朗玛”[N];西藏日报;2007年

4 糜若如;《西藏音乐史话》评析[N];音乐周报;2007年

5 居其宏;音乐史的“重写”话题与当下语境[N];音乐周报;2003年

6 吴月玲;青春与激情谱就30年校园音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雷达邋马馨;音乐史中的“新概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著名乐评人 李皖;真相开始了[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张剑锋;“工尺谱”演泽中国古代音乐史诗[N];西部时报;2005年

10 汪毓和;关于“重写音乐史”(上)[N];音乐周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读本的雏形、面世与修订过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武慧;北京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枫;河北清代音乐史考略[D];河北大学;2009年

4 王杨;扬琴艺术在北京的发展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子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北京地区古筝艺术发展回眸[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詹璐;音乐史与建构:《吕氏春秋》与《汉书·礼乐志》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妍;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明洁;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22)的艺术特征以及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9 徐泮;“狂想曲”体裁的音乐史阐释[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娅莉;法国20世纪作曲家DUTILLEUX HENRI音乐创作与钢琴作品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949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949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