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应用探微
本文选题:去蔽音乐隐境 + 《海上钢琴师》 ; 参考:《电影文学》2011年01期
【摘要】:电影音乐作为一种多重音乐成分交互下的结晶体,单纯靠话语评论和情感交流等常规的职能分析常常会忽略躲闪于音乐内核中的隐喻。本文尝试在该理论的导引下,首先向国内的电影评论人推介源自意大利的经典"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并尝试应用该理论来解构世界电影音乐大师莫里康宁指导下的作品——《海上钢琴师》的音乐内核。该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含常模功能、话语交流功能、行为和运动功能、情感表达功能、社会交互功能。
[Abstract]:Movie music, as a kind of crystalliz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musical components, is often ignored by conventional functional analysis such as discourse review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o the domestic film critics the classical music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ory from Italy, which is the music composition analysis theory of Kramonini and Cano. And try to use this theory to deconstruct the music core of the work "the Piano at Se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world movie music master Morri Corning. The film music component analysis theory includes norm functio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behavior and movement function, emotion expression func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function.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J61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迎君;;电影听觉形象新论[J];电影评介;2006年11期
2 田春;图像在文学变革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蔡之国;;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广告传播[J];求索;2006年06期
4 徐长安,吕蓁;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J];学术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春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门晓燕;唱好电视新闻节目的“重头戏”——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之深度报道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李春红;论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D];暨南大学;2005年
4 田瑞平;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雪;从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管窥主流电影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江朝辉;饮食男女,悲喜人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晶;《简·爱》: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到罗伯特·史蒂文森的电影[D];湘潭大学;2007年
8 姚婷;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与时间[D];南昌大学;2007年
9 吴斯佳;论夏衍戏剧创作的电影化特质[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珩;李婷;;《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035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03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