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

发布时间:2018-06-18 14:44

  本文选题:小型叙事 + 田野作业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边界清晰的"小型叙事"观念和方法,反对本质主义哲学"宏大叙事"的观念和方法。以往的"田野"指的是"远方的田野",近年来出现了"身边的田野"(如城市人类学)。本文提出新的两类"田野",即"自身的田野"和"复合的田野"。前者指作业者对自身亲历的过去视界中的对象的考察研究,后者指对前三者的复合、交叉的视界中的对象的考察研究。此外,本文提出进入田野的5种方式,即自然方式、认识方式、审美方式、功用方式和复合方式。
[Abstract]:The field work of musical anthropology embodies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small narration" with clear postmodernism boundary, and the idea and method of opposing the "grand narrative" of the essentialism philosophy. The past "field" refers to "the field in the dist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field around the field" (such as Urban Anthropology) has appear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new types of "field", that is, "self". The field "and" a field "".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objects in the past horizons of their own practitioners.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objects in the former three and the intersecting horizon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5 ways of entering the field, namely, natural, cognitive, aesthetic, functional and complex.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基金】: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e05011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徐维平,陈礼明;关于中医中药学科学化的思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3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5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史鼎新,何明升;网民在线活动研究述论[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10 林建华;论“修正组合型”的自由主义——兼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特点[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王漫;基于实在概念结构拓扑的设计智能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4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表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玉玲;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4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普忠良;从全球的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2 宋瑾;后殖民批评语境中的音乐发展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宋瑾;;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铁春,王昕;与民共舞——“田野作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宋瑾;;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音乐学系举办学生个人田野作业汇报会[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伍国栋;田野作业的方法论思考[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5 纪兰慰;民间舞蹈与田野作业[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6期

6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如何强调其实践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1期

7 童忠良;评乐失求诸野——兼评吕骥同志对编钟的考察[J];人民音乐;1989年10期

8 纪兰慰;舞蹈民俗学的学术定位[J];民族艺术;1998年02期

9 杨晓;萧梅;;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八)——萧梅教授访谈录[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实践层面[J];人民音乐;200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马智;来自田野的芬芳[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吴韵;北京舞蹈学院对民族舞蹈学科建设进行创新[N];科技日报;2007年

3 张中笑;和文光谈他的“纳西歌曲”[N];音乐周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尤拉太;论青海湖周边的藏族情歌(拉伊)[D];西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5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035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4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