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上的梦幻——论闵惠芬二胡艺术成功之道
[Abstract]:Min Huifen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rhu players in China. Her unremitting pursuit of erhu art spans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nd enjoys a great repu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height of Min Huifen erhu art era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modern Chinese music culture from four parts: "entering Tao", "coming out", "changing Tao" and "getting Tao".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32.21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丽伟;琵琶文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颖;刘文金与他的二胡作品[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马凌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尚;他是二胡花园中辛勤的园丁[J];小演奏家;2003年12期
2 许多军;承中鉴西 博采群芳——浅析刘天华对我国二胡艺术的贡献[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李群;;刘天华作品《闲居吟》赏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4 陈园;;谈二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大舞台;2011年08期
5 张前;;二胡艺术之树常青——喜听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专场音乐会[J];人民音乐;2006年11期
6 呼延梅文;;从作品表现看二胡艺术的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朱昌耀;;尊师 楷模 丰碑——记二胡演奏家闵惠芬[J];人民音乐;2010年03期
8 靳学东;;王国潼对现代二胡艺术的贡献与启示——写在国潼先生从艺60周年从教50周年之际[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冯光钰;20世纪的中国二胡艺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王艺,胡志平;润声作韵 细腻入微 蒋凤之二胡艺术表现手法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赵寒阳;二胡教师请走出教学中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7年
3 刘文金;新作品提出的新课题[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海君;百年二胡期待新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冉茂金;二胡 承中华神韵 创世纪新曲[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铭媛;琴弦上奏响生命之歌[N];音乐生活报;2010年
7 曹绍德;二胡:一件乐器推衍民族音乐的兴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本报实习生 赵缜言 记者 邢晓芳;新老音乐嫁接能否存活?[N];文汇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欢;二胡人武汉聚首话发展[N];音乐周报;2007年
10 刘迪;民乐应成音乐学院公选课[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李祖胜;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鸣;戏曲音乐在二胡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郑发奋;建国十七年二胡艺术的创作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程;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周恋;论中和之美在二胡艺术作品中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君;传统艺术的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7 吴树燕;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成功交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志坚;浅论二胡与二胡艺术的民族性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园;对二胡艺术走向世界问题的探讨[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10 何玲莎;新中国二胡演奏家音乐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2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5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