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用音乐反映他的时代”——斯克里亚宾音乐观念的历史成因探微

发布时间:2018-10-12 15:18
【摘要】: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产生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他的"神秘主义"观念,创作手法和审美情趣都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俄罗斯的社会背景、哲学观念、文化底蕴和音乐环境都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斯克里亚宾独特的音乐现象时,考察斯克里亚宾的生活时代和文化环境,对全面认识作曲家的观念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Scriabin's music originated in Russia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His "mysticism" concept, creative technique and aesthetic taste were all based o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 Russia's social background, philosophy,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usical environment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it. Therefore, in studying Scriabin's unique musical phenome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life tim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Scriabi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岩;祖宾斯基两部《帕蒂塔》研究兼谈其演奏技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德聪;佐罗塔耶夫六组儿童组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静;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3的演奏技法与教学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振龙;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罗娅妮;斯特拉文斯基《三乐章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7 罗娟;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8 王球;施尼特凯大协奏曲中多风格及其复调技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宋小朱;探索全音音阶的和弦结构及其特征[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10 康长安;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创作技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国;;“仅仅被人看作音乐家,将是我最大的不幸”——简论斯克里亚宾及其第二交响曲[J];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8年12期

2 宋莉莉;横看成岭侧成峰——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历史审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马绍康;;斯克里亚宾《第四奏鸣曲》的演奏(上)[J];钢琴艺术;2008年10期

4 于焱;;浅析斯克里亚宾与拉赫玛尼诺夫迥异的钢琴风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张雪;;斯克里亚宾与他的十首钢琴奏鸣曲[J];音乐天地;2007年04期

6 江建军;;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析斯克里亚宾《五首钢琴前奏曲》(Op.74)[J];乐器;2010年01期

7 汪成用;;“神秘主义者”斯克里亚宾及其和声手法浅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8 杰克·温瑟·汉森;贾抒冰;;一首动人的钢琴小品——析斯克里亚宾《纪念册的一页》[J];钢琴艺术;2006年07期

9 邵晓勇;;斯克里亚宾前奏曲Op.33—3研究[J];音乐研究;2009年02期

10 王文;略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华;;《洞箫赋》、《长笛赋》对两汉乐论的新突破[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平力;;和声教学中的近现代和声理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林振泉;;闽侯县家鸭寄生虫调查报告[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冬;有一个美妙的声音无休止地存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周皓;格拉夫曼的左手江湖[N];音乐周报;2011年

3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4 戴定澄;个性奇异的钢琴家[N];音乐周报;2005年

5 向民;奥尔良国际钢琴比赛现代作品唱主角[N];音乐周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施雪钧;阿什肯纳齐 音乐界已变成国际性世界[N];文汇报;2010年

7 许渌洋;阿什肯纳齐还是要听的[N];音乐周报;2010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陈湘阳;谭盾来深摆音乐盛宴[N];深圳商报;2003年

9 贾达群;多元文化的兼容——《融》[N];音乐周报;2003年

10 陈荃有;史学与美学的交响[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3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刘nr;歇尔西的“单一音”探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5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冯欣欣;序列理念的笃行者——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钢琴曲I-XIV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非;斯克里亚宾晚期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芳茹;斯克里亚宾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栗树;探究斯克里亚宾作品Op·8的创作与演奏[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玉卉;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音乐分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妤;斯克里亚宾后期钢琴奏鸣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高艳萍;斯克里亚宾《Op.20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佳佳;斯克里亚宾24首前奏曲(op.11)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晓伟;斯克里亚宾《Op.11钢琴前奏曲》和声技法与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航;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哲学基础[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康瑞军;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索[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66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66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