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分析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8-11-11 09:54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 750)是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发展之大成。他信仰宗教,将宗教音乐当作自己创作的核心,同时又受新思潮的影响,将世俗音乐融入其中,打破原有音乐的规范,并将复调音乐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在德国音乐的基础上,将西欧各国的音乐融为一体,构思缜密,情感丰富,珠联璧合,对欧洲近现代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支撑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J.S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代表着“纯音乐”的复调作品,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这套组曲的结构严谨,音乐表现宽广,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大提琴的“旧约圣经”。本篇论文在巴赫六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各选其经典的曲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曲家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明确曲目的曲式结构,和声特色,达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乐曲的内在涵义,同时通过分析各个大提琴名家不同版本的演绎,萃集精华,取众家之长,使自身的音乐修养得到提高。
[Abstract]: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750)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musicians of the 18 th century Baroque, a great success of Renaissance music. He believed in religion and regarded religious music as the core of his own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fluenced by the new trend of thought, he incorporated secular music into it, broke the norms of the original music, and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polyphony music to a new heigh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German music, the music of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as merged into one, with a careful conception, rich emotions and perfect combination, which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modern European music. J. S. Bach's six cello ensembles represent the polyphonic works of "pure music", which is a classic in the classic. The suites are of rigorous structure, broad musical performance, profound philosophy, rich emotion, high artistic value, and can be called the Old Testament Bible of cello. In this paper, in Bach's six sets of cello suites without accompaniment, each of his classical repertoire is chos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ser's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t is clear that the musical form structure and harmo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ertoire.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 understand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music,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cellist deduction, extract the essence of the collection, take the strengths of the family, so that their own music cultivation has been im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忠东;;入门的津梁——谈大提琴的持琴姿势[J];艺苑;2006年04期

2 王云秋;;永不消逝的大提琴声[J];世界文化;2007年08期

3 孟建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很重要——访著名大提琴教育家刘美娟[J];乐器;2008年10期

4 刘洋;;探索 创新 发展——六届全国大提琴比赛今昔谈[J];人民音乐;2010年10期

5 张王碧玉;;大提琴演奏中的平衡问题[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6 赵嘉楠;;大提琴艺术中国化的当代实践[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景作人;;“大提盛宴”开幕 老将“宝刀未老” 首届北京国际大提琴艺术节开幕音乐会[J];音乐爱好者;2013年11期

8 王相乾;儿童大提琴教学浅谈[J];交响.西安音院学报;1984年03期

9 宗柏;成绩显著 前景美好——参加卡扎斯国际大提琴比赛的反思[J];交响.西安音院学报;1986年04期

10 丁相杰;大提琴艺术发展简史[J];齐鲁艺苑;199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继武;大提琴为何没拿奖牌[N];音乐周报;2002年

2 林夕;华裔名家将现身大提琴研讨会[N];音乐周报;2007年

3 方蕾;上交首届大提琴节登场[N];音乐周报;2007年

4 徐尧;伟大乐团的缩影,,大提琴的新生[N];音乐周报;2011年

5 陈茴茴;一种乐器缔造重奏传奇[N];音乐周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吴丹;大提琴家戈林伽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德国“12把大提琴”遭遇尴尬[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穆格;华裔大提琴家展《美国西部印象》[N];中国摄影报;2007年

9 李瑾;大提琴的柔美演绎[N];音乐周报;2012年

10 詹湛 编译;我为什么还要练音阶[N];音乐周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馨天;从中国全国(青少年)大提琴比赛看中国大提琴艺术的发展[D];河南大学;2013年

2 辛丕祥;成人大提琴教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卫平;现代大提琴演奏艺术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秦敏;大提琴技巧练习经典之作[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耿文彬;德国大提琴专业教育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6 陈馨;上苍赐我一把大提琴[D];厦门大学;2014年

7 蔡菁婧;从记谱符号看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新演奏形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田甜;《宋涛《大提琴教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Huang Ling;论大提琴在中国的发展及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历程[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敖峥;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艺术特色及表演诠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24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324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