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维特根斯坦论音乐艺术欣赏

发布时间:2019-07-30 22:08
【摘要】:维特根斯坦将艺术、思想、科学等并列,他一生爱好欣赏音乐。虽然并没有系统的艺术理论著作,但是维特根斯坦在其音乐欣赏实践和庞杂的思想著述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艺术欣赏理论,他反对普遍意义的音乐欣赏理论,反对对音乐欣赏进行科学分析,而是强调音乐欣赏与日常生活和时代的联系。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处在艺术衰落的时代,他呼唤在科学的时代之后,艺术的时代重新来临。
[Abstract]:Whitgenstein juxtaposed art, thought, science, etc., and loved music all his life. Although there are no systematic works on art theory, Whitgenstein puts forward many profound theories of art appreciation in his music appreciation practice and complicated thought works. He opposes the theory of music appreciation in general sense, opposes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music appreci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ppreciation and daily life and the times. Weitgenstein believes that we are in the era of the decline of art, he calls for the era of art to come again after the era of scienc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波;;语句的真、真的语句、真的理论体系——“truth”的三重含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赵小兵;;语言哲学中的指称论(名实论)与翻译的意义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黄正华;;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谢朝群;林大津;;语言礼貌的哲学维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宋宽锋;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到底说什么[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毕世明;;否定事物本质会带来严重后果——体育实践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一个主要论点是错误的[J];体育与科学;2006年01期

7 惠松骐;哲学究竟是什么[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涂纪亮;“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杨宝富;作为概念研究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观新探[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菁;;维特根斯坦的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3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四川大学;2007年

4 徐承;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D];浙江大学;2008年

6 孟宪浦;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居飞;维特根斯坦的语法命题学说[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雪英;认识论视域中的王阳明哲学[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王立明;格雷戈·林恩(Greg Lynn)的数字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楼巍;维特根斯坦对现代建筑的“澄清”[D];浙江大学;2007年

5 罗曼予;生活世界中的语言游戏[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经华;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林彩燕;主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余志明;中国本位与以西律中[D];四川大学;2007年

9 廖琴;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论语》[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赵瑞林;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解析[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天籁之音 响彻西子湖畔 琴语升华 更显少年风流——记第二届全国小提琴(业余)优秀选手展演[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2 张博雅;;音乐与心理[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3 王永生;;用音乐谱写人生——访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J];音乐大观;2011年06期

4 王玉玲;;对音乐与文学的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5 陈燕杰;;论音乐与绘画的形神结合[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6 石晓平;;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娜木拉;;大提琴教学琐谈之三十——特殊训练营——晨兴音乐桥[J];小演奏家;2011年07期

8 王龙;;简述古典吉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9 邵彬;;浅谈音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功效[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10 田静;;浅谈音乐的情感表达[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田合禄;;孔子对音乐的贡献——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之二[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蒋聪;;在大学素质教育中重视音乐心理教育与研究[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徐锦华;;发挥社会音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夏一雷;;初探《乐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7 齐东海;;音乐与创造性思维——抖动你创新的翅膀[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孙鹏;胡英华;;关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问题[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玉榛;;西塔尔琴与西方音乐的相遇——印度音乐家拉维•香卡[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余远荣;任质斌;;我们都是中国人[A];铁流1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斌 永毅;情满诗书城 高歌唱大风[N];眉山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程茜茜;市音乐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N];驻马店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春友;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N];光明日报;2009年

4 刘云山;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胡振民;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傅庚辰;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关于任命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决定[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张克新;古典音乐家的沉浮[N];音乐周报;2009年

9 ;中国音乐家协会章程[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记者 孙丽丽;市音乐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N];莱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刘敏;钢琴学习者生涯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延松;19至20世纪中叶俄侨音乐家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和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颖;黑人音乐家和摇摆乐时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薛冬艳;《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国”条目的译介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

4 陈向丽;论音乐与自我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少儿音乐教育的启示[D];河南大学;2007年

5 米磊;以音符为枪杆[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婷婷;中国近现代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角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王力苹;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奇;论作为音乐评论家的舒曼[D];天津音乐学院;1996年

9 乔永平;近代法国沙龙中的音乐与音乐家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10 朱宏波;性别与才华[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1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21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