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舒曼艺术歌曲风格述评

发布时间:2019-08-05 21:14
【摘要】:在德奥艺术歌曲的辉煌篇章中,舒曼艺术歌曲承前启后、独树一帜,不仅增添了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气质,而且创新了器乐音乐的发展形式。把握舒曼艺术歌曲的特质,既能彰显情感风格上个性与诗化的融合,创作风格上旋律与器乐的和谐,更能体现题材风格上现实与经典的衔接。
[Abstract]:In the brilliant chapter of German and Austrian art songs, Schuman art songs are unique, which not only adds the romantic temperament of art songs, but also innovates the development form of instrumental music. Gras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uman art songs can not only show the integr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poetry in emotional style, the harmony between melody and instrumental music in creative style, but also refle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ality and classics in subject style.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云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探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居其宏;论音乐价值的构成与判断——兼与傅沉坦 同志讨论[J];中国音乐学;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玲芬;;浅谈歌剧音乐中的美感艺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韩勋国;庄虹子;;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徐春潇;;论歌剧咏叹调《你知道吗?好妈妈》的艺术表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赵茜;;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孙雅红;艺术歌曲的界说、教学与演唱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7 刘洋;;浅谈温可铮与苏石林对中国声乐教育的贡献[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黄莺;;关于声乐基础理论课教学设置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2期

9 周海宏;;有关“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价值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5年11期

10 龙涛;;德奥艺术歌曲中声乐部分与器乐部分互动关系的历史发展潮流[J];人民音乐;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茵;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演唱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莺;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3 洪江|;从《诺尔玛》看贝利尼歌剧的艺术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朴荟霖;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庄晔;论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卡瓦拉多西角色的形象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石磊;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心理和演唱[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岩峰;吸吮多方甘露,润我自身歌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东冶;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颖;在保存民族声乐传统韵味中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从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看舒曼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J];音乐天地;2011年05期

2 李寒;;舒曼《吉普赛生活》中的音乐诗性[J];大舞台;2011年06期

3 何苗;;浅谈艺术歌曲的审美效应[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4 付红艳;;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色[J];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5 何纯良;;浅谈中国“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6 彭晓鲲;;试论钢琴在艺术歌曲伴奏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7 潘达;;谈德文“Lied”的双重含义及其与德奥民歌的区别[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潘达;;“变脸”——析舒曼《声乐套曲》(Op·39)之变序[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02期

9 牛姜;;浅谈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李莉;;谈艺术歌曲的旋律特征[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田晓宝;王冬;;浅谈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汉宁;;叙事曲的起源与变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叶红;;浅谈歌唱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从我战胜“痉挛性发声障碍”说开[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宁希;普及艺术歌曲[N];安徽日报;2000年

2 李美;艺术歌曲为优美旋律作注[N];中国商报;2010年

3 萧冷;艺术歌曲漫谈[N];音乐周报;2004年

4 吴铭;艺术歌曲呼唤新“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刘琼;艺术歌曲比赛试出真金[N];人民日报;2000年

6 于平;让“艺术歌曲”走向“群众歌咏”[N];光明日报;2001年

7 徐励;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N];音乐周报;2000年

8 李光华;“送上我心头的思念”[N];音乐周报;2006年

9 姚红卫;“艺术歌曲”称谓应规范[N];音乐周报;2007年

10 徐涟;为普及艺术歌曲尽力[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璇;论舒曼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继承与发展及其美学思想在歌曲中的体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薛娟;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娇;以舒伯特几首歌曲作品为例浅析其艺术歌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6 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戴晓健;郭祖荣艺术歌曲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会旭;舒伯特、黄自艺术歌曲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陈喜红;黄自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3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23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