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论“土洋之争”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8-19 16:28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声乐界围绕在唱法上对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进行了一场论争,并提出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未来的发展道路。论争主要内容集中在唱法、音乐风格、艺术审美及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上,新中国广大的音乐家、声乐艺术工作者、媒体、大众都加入到这次论争中来。通过音乐界各专家学者们的不断努力探索与研究,打破了以往人民大众对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与西方美声唱法的偏见,客观的认识到两种声乐艺术的优缺,最后认识到中国音乐的发展之路应该建立在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弘扬、继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学习、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精髓,将两种音乐文化融合,使中国民族声乐开始发展为一种优美的、适用于多民族的演唱艺术形式。 这一成果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在专家学者们的不断努力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此可见“土洋之争”对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影响的深刻。至今,中西音乐文化的关系依旧是音乐界各专家学者及声乐工作者不断讨论、探索的问题之一。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引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对本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一章从中国民族声乐的起源于发展、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这两个方面,阐述建国前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情况。第二章对“土洋之争”的历史进行回顾,从各专家学者对于“土嗓子”与“洋嗓子”两个方而的对观点进行分类、总结,并得出“中西结合”的中国民族声乐发展道路。第三章,通过对70、80年代到21世纪中国声乐艺术在教学、演唱等方面,所取得辉煌成绩的描写,阐述“土洋之争”对于中国民族唱法的影响。第四章为文章的重点部分,重点阐述“土洋之争”的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所产生的历史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并展望未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出看法。 本文通过对“土洋之争”历史脉络的梳理,围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独特的民族性,尽可能的对当时提出的声乐观念及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揭示“土洋之争”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影响,深刻把握“土”、“洋”关系,树立正确的声乐观念,为声乐演唱、教学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双;;从“吴碧霞现象”看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走向[J];大众文艺;2010年03期

2 张珂;;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J];黄河之声;2007年08期

3 赵世兰;杨林;;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中国声乐艺术[J];黄河之声;2009年03期

4 余峰;近代历史中“新音乐”的文化学意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5 魏廷格;“不同的不同”与“不及的不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6 郭建民,赵世兰;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变化[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明言;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胡军;;百年回眸 匠心独运——《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读后[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居其宏;;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上)——“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姜泓冰;[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歌;浅论“中国民族声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倩茹;从民族唱法“学院派”与“原生态”的争论看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6年

3 黄晓涛;从“土洋之争”到“多元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妮妮;文化转型中的中国民族声乐现代性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雪静;建国十七年中国声乐艺术“土”“洋”之争的历史回顾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畅;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邢璐;西洋唱法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旭丽;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及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赵灵萍;从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看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张强;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52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2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