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多元性及其价值认同——对百年来若干音乐论争个案的反思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祖荫;多元文化与21世纪的音乐教育改革[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50年之回顾与思考[J];音乐研究;1999年03期
3 管建华;东西方音乐的相遇:融合与分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管建华;克莱南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玮,王文岚;契机,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发展[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2 管建华;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周新华;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陶慧敏;高师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6 许康健;;关于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评估的几个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魏煌;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2002年01期
8 居其宏;美学论文的概念规范与表述规范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2期
9 王晓俊;刘承华;;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1期
10 张天彤;承认历史 创造历史——也谈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的“U”字之路[J];人民音乐;199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丹琴;;东西交融:柯达伊教学体系中的多元性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张金娣;;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纳;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富宏;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夜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漆丽娜;“母语”化基础音乐教育研究及其实施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态度与师资培训[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杜云福;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主体参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小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玉琳;新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建强;关于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浅谈爱情音乐的类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4期
2 郭迎;;听陈丹青谈《外国音乐在外国》[J];八小时以外;2010年05期
3 魏廷格;中国传统乐器的艺术生命力——在“中国音乐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1989年02期
4 刘晓楠;;全金属外壳——专访吉他大师Marty Friedman[J];乐器;2006年08期
5 刘军;《中国音乐年鉴》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1996年03期
6 易丁;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J];音乐探索;1985年02期
7 秦启明;;冼星海著作年表(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傅雪漪;从《访贤》谈京弋腔和百本张——对“李家瑞文”之我见[J];中国音乐;1993年03期
9 黄翔鹏;音乐的普遍性基本原理和民族的特殊规律(下·续)[J];中国音乐教育;1993年03期
10 ;音乐理论[J];全国新书目;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树荟;;我们时代的欣赏处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诸薇娜;张俊俊;丁晓君;周昌乐;马原野;;中国古琴音乐对认知的影响及其与西方钢琴音乐对认知影响的对比:一项ERP研究[A];第三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暨脑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周小立;;中国音乐图书的市场、出版及经营[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4 罗小平;;中国音乐心理学转型阶段发展特征[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移动改变生活 沟通构建和谐——5.17电信日专题汇报材料[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赛;;老子“大音希声”疏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7 许小民;费茸;;被遮蔽了的中国音乐之艺术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西安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9 杨文英;翁永振;;音乐治疗与精神疾病综述[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文献汇编[C];1989年
10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章程[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文献汇编[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力;外国音乐剧风风火火 中国音乐剧紧锣密鼓[N];人民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李凤雷;应尽早建立中国音乐博物馆[N];今日信息报;2009年
3 记者 任晶晶;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启动[N];文艺报;2009年
4 记者 高峰;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发[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记者 张海君;中国音乐“金钟奖”评选启动[N];中国艺术报;2000年
6 徐蕾;领略中国音乐神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安瑞;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设立[N];音乐周报;2000年
8 谢苏妮;让世界聆听最古老的中国音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河南省伊川县白沙乡中心小学 唐幸利;新的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N];学知报;2010年
10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委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傅庚辰;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欢迎酒会上的讲话[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张千一;碰撞、对话与交融[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新春;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图像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李华;试论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李云;中英音乐交流的三个阶段(1793-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慧娜;20世纪前60年中国社会中的苏俄音乐文化[D];天津音乐学院;2006年
6 韩伟;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双簧管民族化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培宾;我是怎样改编《炎黄风情》的[D];厦门大学;2008年
8 吴跃跃;美日德中学音乐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于慧;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迎;由音乐词汇译名所引发的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533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3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