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同;“五四”以来音乐民族化探讨的局限及其超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2 周新华;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蔡际洲;从思维方式看中西音乐之比较——关于中国音乐研究与创作的哲学反思[J];音乐研究;2002年03期
4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5期
5 石蔚;试论刘天华的中西融合音乐观[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2003年02期
7 潘娜;试论王光祈的国乐思想[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8 刘东升;杨荫浏先生与音乐图像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0年01期
9 栾桂娟;世纪末的反思——杨荫浏百年诞辰感言[J];中国音乐学;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颐;赤子心怀有隐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阳;;原生态民歌的界定与认知[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2 ;《倡夫打令》(朝鲜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周青青;;原生态民歌价值分析[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4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金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5 乔建中;;舞台化的民歌传播方式如何应对“非遗”保护的要求[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毛俊玉;;原生态民歌的“人间四月天”[J];文化月刊;2011年06期
7 罗杨;;心灵歌声永不落[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8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银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9 李丽;;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特征及其唱法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铜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佳明;;一方水土一方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许佳明;;试论芦墟山歌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志芬;;云南省建水县民族民间歌曲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马文惠;;花儿原生态的系统性和层次性[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蒋效伦;;弘扬和发展木洞山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虞永良;;试论河阳山歌的特点[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崔立民;;乡间无处不飞歌——浅谈海门民歌的音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沈奕汝;;让渔民号子在海天之间悠扬传唱——舟山渔民号子的艺术综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10 董茉;;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生态民歌:盛典背后的冷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魏岚 许智博;原生态民歌来自山野的天籁之音[N];西部时报;2004年
3 原碧霞;我国原生态民歌面临危机[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覃思;为原生态民歌呐喊[N];广西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杰;我市原生态民歌协会成立[N];大同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天韵;原生态民歌 坚守还是变通?[N];广西日报;2011年
7 李松;原生态民歌的“再生”之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通讯员 赖广昌;在场与离场:原生态民歌的传播[N];湖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媛;原生态民歌大放异彩[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记者张旭 召日格图;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民乐研究学会成立[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高贺杰;因“韵”而“声”[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茂玲;论现代文化视阈下我国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保护[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凌云;在传承中求发展[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3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哈申格日乐;科尔沁歌王——民间歌手查干巴拉的演唱风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洪艳;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艳;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方顺利;从音乐教育视角看《民歌·中国》栏目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传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08年
9 何纪红;浅谈原生态民歌的教育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钟秋红;对当代文化工业背景下中国原生态民歌现象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3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