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的新秩序——对米哈伊频谱音乐的导读
发布时间:2020-12-22 11:15
文章介绍了频谱音乐创始者之一——特里斯坦·米哈伊在频谱音乐创作中几种常用的算法技术:环形调制与频率调制、插值算法和音乐目标,通过这几种算法技术的介绍,解释了频谱音乐音响的一种新秩序的建立。
【文章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冈瓦纳》中的响度插值运算
不协和程度就越大。所以白噪声的虚拟低音是0Hz(因为其频率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若干个和弦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一定要确定这些和弦在一个统一的音区内,因为同样的和弦在上下八度移动的情况下,虚拟低音也会随之八度移动。比如,我们要计算和弦C3、D3、E3与和弦F4、G4、A4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首先要把他们置于同一个音区,变成C4、D4、E4与F4、G4、A4的比较,或变成C3、D3、E3与F3、G3、A3的比较。通过虚拟低音的计算来比较不同和弦的协和度在第二代频谱作曲家的作品中开始大量被运用。约书亚·芬尼伯格(JoshuaFineberg)在1994年创作的《流线》中就使用了虚拟低音,这个作品是为九件乐器而作,他通过对低音提琴揉弦、弓压的变化分析中,得到了一系列的和弦,在作品中,为了使这些和弦的进行符合一定的张力关系,芬尼伯格计算出了这一系列和弦的虚拟低音,然后通过虚拟低音高低进行的顺序来控制这些和弦的张力方向。米哈伊在作品中也间接地使用了虚拟低音,比如在《沙芮迪》中,他设计了五个分形和弦,在作品中,这五个和弦以不同的先后顺序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以一种对比材料的方式出现,米哈伊算出这五个分形和弦的虚拟低音,使这五个和弦在每次出现的排序都不一样,从而致使这组对比材料的内部张力进行也不一样(参见图2—图10)。·21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8年第2期
不协和程度就越大。所以白噪声的虚拟低音是0Hz(因为其频率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若干个和弦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一定要确定这些和弦在一个统一的音区内,因为同样的和弦在上下八度移动的情况下,虚拟低音也会随之八度移动。比如,我们要计算和弦C3、D3、E3与和弦F4、G4、A4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首先要把他们置于同一个音区,变成C4、D4、E4与F4、G4、A4的比较,或变成C3、D3、E3与F3、G3、A3的比较。通过虚拟低音的计算来比较不同和弦的协和度在第二代频谱作曲家的作品中开始大量被运用。约书亚·芬尼伯格(JoshuaFineberg)在1994年创作的《流线》中就使用了虚拟低音,这个作品是为九件乐器而作,他通过对低音提琴揉弦、弓压的变化分析中,得到了一系列的和弦,在作品中,为了使这些和弦的进行符合一定的张力关系,芬尼伯格计算出了这一系列和弦的虚拟低音,然后通过虚拟低音高低进行的顺序来控制这些和弦的张力方向。米哈伊在作品中也间接地使用了虚拟低音,比如在《沙芮迪》中,他设计了五个分形和弦,在作品中,这五个和弦以不同的先后顺序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以一种对比材料的方式出现,米哈伊算出这五个分形和弦的虚拟低音,使这五个和弦在每次出现的排序都不一样,从而致使这组对比材料的内部张力进行也不一样(参见图2—图10)。·21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8年第2期
本文编号:2931665
【文章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冈瓦纳》中的响度插值运算
不协和程度就越大。所以白噪声的虚拟低音是0Hz(因为其频率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若干个和弦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一定要确定这些和弦在一个统一的音区内,因为同样的和弦在上下八度移动的情况下,虚拟低音也会随之八度移动。比如,我们要计算和弦C3、D3、E3与和弦F4、G4、A4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首先要把他们置于同一个音区,变成C4、D4、E4与F4、G4、A4的比较,或变成C3、D3、E3与F3、G3、A3的比较。通过虚拟低音的计算来比较不同和弦的协和度在第二代频谱作曲家的作品中开始大量被运用。约书亚·芬尼伯格(JoshuaFineberg)在1994年创作的《流线》中就使用了虚拟低音,这个作品是为九件乐器而作,他通过对低音提琴揉弦、弓压的变化分析中,得到了一系列的和弦,在作品中,为了使这些和弦的进行符合一定的张力关系,芬尼伯格计算出了这一系列和弦的虚拟低音,然后通过虚拟低音高低进行的顺序来控制这些和弦的张力方向。米哈伊在作品中也间接地使用了虚拟低音,比如在《沙芮迪》中,他设计了五个分形和弦,在作品中,这五个和弦以不同的先后顺序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以一种对比材料的方式出现,米哈伊算出这五个分形和弦的虚拟低音,使这五个和弦在每次出现的排序都不一样,从而致使这组对比材料的内部张力进行也不一样(参见图2—图10)。·21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8年第2期
不协和程度就越大。所以白噪声的虚拟低音是0Hz(因为其频率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若干个和弦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一定要确定这些和弦在一个统一的音区内,因为同样的和弦在上下八度移动的情况下,虚拟低音也会随之八度移动。比如,我们要计算和弦C3、D3、E3与和弦F4、G4、A4的虚拟低音并进行比较的话,首先要把他们置于同一个音区,变成C4、D4、E4与F4、G4、A4的比较,或变成C3、D3、E3与F3、G3、A3的比较。通过虚拟低音的计算来比较不同和弦的协和度在第二代频谱作曲家的作品中开始大量被运用。约书亚·芬尼伯格(JoshuaFineberg)在1994年创作的《流线》中就使用了虚拟低音,这个作品是为九件乐器而作,他通过对低音提琴揉弦、弓压的变化分析中,得到了一系列的和弦,在作品中,为了使这些和弦的进行符合一定的张力关系,芬尼伯格计算出了这一系列和弦的虚拟低音,然后通过虚拟低音高低进行的顺序来控制这些和弦的张力方向。米哈伊在作品中也间接地使用了虚拟低音,比如在《沙芮迪》中,他设计了五个分形和弦,在作品中,这五个和弦以不同的先后顺序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以一种对比材料的方式出现,米哈伊算出这五个分形和弦的虚拟低音,使这五个和弦在每次出现的排序都不一样,从而致使这组对比材料的内部张力进行也不一样(参见图2—图10)。·21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8年第2期
本文编号:2931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93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