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鸣腔体在歌唱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1-11 05:22
要想获得美妙的歌声,离不开发声技巧训练。在发声训练中共鸣腔体的运用很重要。演唱中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是让我们获得美妙歌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共鸣无论对于有着深厚音乐功底的歌唱家还是刚接触音乐的初学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各共鸣腔体在歌唱过程中的互相配合以及各共鸣腔体的搭配比例在对美声唱法中被研究的非常仔细。本文首先叙述了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接着对共鸣腔体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然后根据声乐原理理论中的共鸣现象分析了共鸣腔体对声区的影响及作用,以及如何在歌唱中运用共鸣腔体从而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参考文献法
1.3.2 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共鸣腔体的分类
2.1 头腔共鸣
2.2 鼻腔共鸣
2.3 口腔与喉腔
2.4 胸腔共鸣
第三章 共鸣腔体在歌唱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共鸣腔体对声区的影响及作用
第五章 歌唱中腔体共鸣的运用
5.1 腔体共鸣的训练
5.2 共鸣腔体的运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歌唱中共鸣的运用与唱法的关系[J]. 杨群,万嘉玮. 大舞台. 2010(04)
[2]谈歌唱发声共鸣腔的调节、运用[J]. 肖卫东. 民族音乐. 2007(02)
[3]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 李炜.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4]试论歌唱共鸣[J]. 胡建林.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共鸣腔体的技巧谈[J]. 毕剑平.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声乐教学中的头腔共鸣[J]. 李惠玲.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
[7]完整地看待歌唱中的共鸣[J]. 郭义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02)
[8]浅析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J]. 刘小兰.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9]关于歌唱艺术中头腔共鸣的探讨[J]. 杨海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10]歌唱的共鸣及其运用[J]. 管谨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9(02)
本文编号:297017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参考文献法
1.3.2 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共鸣腔体的分类
2.1 头腔共鸣
2.2 鼻腔共鸣
2.3 口腔与喉腔
2.4 胸腔共鸣
第三章 共鸣腔体在歌唱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共鸣腔体对声区的影响及作用
第五章 歌唱中腔体共鸣的运用
5.1 腔体共鸣的训练
5.2 共鸣腔体的运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歌唱中共鸣的运用与唱法的关系[J]. 杨群,万嘉玮. 大舞台. 2010(04)
[2]谈歌唱发声共鸣腔的调节、运用[J]. 肖卫东. 民族音乐. 2007(02)
[3]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 李炜.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4]试论歌唱共鸣[J]. 胡建林.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共鸣腔体的技巧谈[J]. 毕剑平.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声乐教学中的头腔共鸣[J]. 李惠玲.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
[7]完整地看待歌唱中的共鸣[J]. 郭义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02)
[8]浅析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J]. 刘小兰.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9]关于歌唱艺术中头腔共鸣的探讨[J]. 杨海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10]歌唱的共鸣及其运用[J]. 管谨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9(02)
本文编号:2970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97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