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林古筝作品的民族性和创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9:39
徐晓林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古筝艺术影响最大的专业作曲家之一,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筝作品。她的作品既扎根于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又体现出对时代发展的多元探索。以民族性和创新性为视角对其作品的研究加强了对当代古筝创作的认识。徐晓林古筝作品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创作题材和作品立意的传统文化内涵,民间音乐素材运用,传统音乐结构、节拍节奏运用,传统旋律歌唱性特点和左手按音技法运用。创新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工定弦设置,复调织体、不协和和特性音效音响、多样化的节拍节奏、动机化和器乐化旋律运用,新技法的借鉴与创新。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结合实践法、总结概况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体现了徐晓林始终贯穿以民族性为基础,以创新性为技术手段的创作理念,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既传承了传统筝韵和民族文化,又推动了古筝艺术的时代发展。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古筝艺术发展和徐晓林古筝作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古筝艺术发展
第二节 徐晓林古筝作品
一、徐晓林古筝作品按定弦分类
二、徐晓林古筝作品的总体特点
第二章 徐晓林古筝作品的民族性
第一节 创作题材和立意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创作题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作品立意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二节 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一、四川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二、云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三、贵州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四、新疆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第三节 传统音乐结构和散板、韵律性节拍节奏的继承运用
一、传统音乐结构继承运用
二、传统散板、韵律性节拍节奏继承运用
第四节 传统歌唱性旋律特点和左手按音技法继承应用
一、传统歌唱性旋律特点继承运用
二、左手按音技法继承运用
小结
第三章 徐晓林古筝作品的创新性
第一节 人工定弦
一、表现丰富的音响与调性色彩
二、表现少数民族音调特点
三、表现特定的风格与韵味
第二节 织体、节拍节奏、音响、旋律要素
一、复调音乐织体
二、节拍节奏及组合方式多样化
三、不协和、特性音效音响
四、动机化、器乐化旋律形态
第三节 演奏技法的借鉴和创新
一、快速技法运用
二、高难度双手技法运用
三、特性音效音响技法运用
小结
第四章 徐晓林古筝创作的贡献
第一节 推动了古筝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 给古筝创作带来重要的启示
一、创作理念明确
二、体现个性化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徐晓林古筝音乐创作特色分析[J]. 张思媛. 音乐创作. 2018(11)
[2]浅析古筝曲《黔中赋》的创作意境与技艺的交融[J]. 刘沙路. 音乐创作. 2017(10)
[3]情、诗、画、境——兼谈徐晓林筝乐作品的创作与诠释[J]. 邱霁. 中国音乐. 2017(03)
[4]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筝曲创作中的运用研究——以《黔中赋》为例[J]. 沙里晶,潘原钏.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5]从《诗三首——贵州素描》探析徐晓林筝乐创作之特点[J]. 余御鸿.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7(02)
[6]论现代筝曲《抒情幻想曲》中的民族音乐特色[J]. 廖婧. 北方音乐. 2016(01)
[7]明月红弦声停处 别有深情几万重——浅析徐晓林古筝音乐创作特色[J]. 李菲. 人民音乐. 2015(04)
[8]徐晓林少数民族古筝作品特点分析[J]. 王茜. 丽水学院学报. 2014(01)
[9]浅谈徐晓林古筝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J]. 张心心. 大众文艺. 2013(22)
[10]浅谈21世纪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J]. 胥力文. 民族音乐. 2013(05)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 王英睿.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硕士论文
[1]从复兴的概念审视与构建当代中国的筝乐发展:从1980年的“新筝乐”到电子音乐中的筝乐[D]. 吴圆融.苏州大学 2017
[2]《抒情幻想曲》的音乐表现及技法运用的分析[D]. 陈展宇.天津音乐学院 2015
[3]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技法与功能[D]. 徐蔚茹.中央音乐学院 2012
[4]传承中的20世纪中日筝乐艺术[D]. 吴丹.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对当代古筝艺术西化趋势的思考[D]. 杨悦.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徐晓林筝乐作品研究[D]. 胡菁.武汉音乐学院 2009
[7]从筝曲《黔中赋》和《情景三章》浅析徐晓林筝乐作品的几个特征[D]. 吴雅蓉.厦门大学 2008
[8]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 汪莎.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2214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古筝艺术发展和徐晓林古筝作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古筝艺术发展
第二节 徐晓林古筝作品
一、徐晓林古筝作品按定弦分类
二、徐晓林古筝作品的总体特点
第二章 徐晓林古筝作品的民族性
第一节 创作题材和立意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创作题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作品立意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二节 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一、四川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二、云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三、贵州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四、新疆地区民间音乐素材运用
第三节 传统音乐结构和散板、韵律性节拍节奏的继承运用
一、传统音乐结构继承运用
二、传统散板、韵律性节拍节奏继承运用
第四节 传统歌唱性旋律特点和左手按音技法继承应用
一、传统歌唱性旋律特点继承运用
二、左手按音技法继承运用
小结
第三章 徐晓林古筝作品的创新性
第一节 人工定弦
一、表现丰富的音响与调性色彩
二、表现少数民族音调特点
三、表现特定的风格与韵味
第二节 织体、节拍节奏、音响、旋律要素
一、复调音乐织体
二、节拍节奏及组合方式多样化
三、不协和、特性音效音响
四、动机化、器乐化旋律形态
第三节 演奏技法的借鉴和创新
一、快速技法运用
二、高难度双手技法运用
三、特性音效音响技法运用
小结
第四章 徐晓林古筝创作的贡献
第一节 推动了古筝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 给古筝创作带来重要的启示
一、创作理念明确
二、体现个性化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徐晓林古筝音乐创作特色分析[J]. 张思媛. 音乐创作. 2018(11)
[2]浅析古筝曲《黔中赋》的创作意境与技艺的交融[J]. 刘沙路. 音乐创作. 2017(10)
[3]情、诗、画、境——兼谈徐晓林筝乐作品的创作与诠释[J]. 邱霁. 中国音乐. 2017(03)
[4]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筝曲创作中的运用研究——以《黔中赋》为例[J]. 沙里晶,潘原钏.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5]从《诗三首——贵州素描》探析徐晓林筝乐创作之特点[J]. 余御鸿.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7(02)
[6]论现代筝曲《抒情幻想曲》中的民族音乐特色[J]. 廖婧. 北方音乐. 2016(01)
[7]明月红弦声停处 别有深情几万重——浅析徐晓林古筝音乐创作特色[J]. 李菲. 人民音乐. 2015(04)
[8]徐晓林少数民族古筝作品特点分析[J]. 王茜. 丽水学院学报. 2014(01)
[9]浅谈徐晓林古筝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J]. 张心心. 大众文艺. 2013(22)
[10]浅谈21世纪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J]. 胥力文. 民族音乐. 2013(05)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 王英睿.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硕士论文
[1]从复兴的概念审视与构建当代中国的筝乐发展:从1980年的“新筝乐”到电子音乐中的筝乐[D]. 吴圆融.苏州大学 2017
[2]《抒情幻想曲》的音乐表现及技法运用的分析[D]. 陈展宇.天津音乐学院 2015
[3]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技法与功能[D]. 徐蔚茹.中央音乐学院 2012
[4]传承中的20世纪中日筝乐艺术[D]. 吴丹.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对当代古筝艺术西化趋势的思考[D]. 杨悦.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徐晓林筝乐作品研究[D]. 胡菁.武汉音乐学院 2009
[7]从筝曲《黔中赋》和《情景三章》浅析徐晓林筝乐作品的几个特征[D]. 吴雅蓉.厦门大学 2008
[8]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 汪莎.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7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