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诗意表达——布列兹《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04 21:45
法国著名作曲家布列兹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举足轻重的先锋派大师,创作于1946年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为他获得作曲家声誉的重要作品。该作品对曲式结构、音乐句法、织体形态、发展逻辑等进行了个性化的重构。音高以十二音序列为背景,但在运用序列的过程却突出了动机化思维,节奏体现出明显的结构音响理念,作品强调逻辑控制的理性与自由模糊的感性之间的对比与冲突。该作品虽然不如布列兹最著名的作品那样形成了系统的技法体系,但它已经显示出布列兹标志性的创作理念,并贯穿其后的创作之中。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曲式的解构
二、音高材料分析
三、音级乘法的孕育
四、节奏的空间结构及截断的“爆炸-固定”模式
五、“结构性音响观念”
六、理性的诗意表达
七、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伦博依姆对话布列兹[J]. 饶文心. 音乐生活. 2019(11)
[2]从结构主义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J].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布列兹如是说[J]. 唐若甫. 音乐爱好者. 2001(02)
[4]皮埃尔·布莱兹——震荡二十世纪音乐的人[J]. 丛榭. 视听技术. 1996(01)
[5]皮埃尔·布列兹[J]. G.W.霍普金斯,孙克维,曹晓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03)
本文编号:365598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曲式的解构
二、音高材料分析
三、音级乘法的孕育
四、节奏的空间结构及截断的“爆炸-固定”模式
五、“结构性音响观念”
六、理性的诗意表达
七、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伦博依姆对话布列兹[J]. 饶文心. 音乐生活. 2019(11)
[2]从结构主义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J].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布列兹如是说[J]. 唐若甫. 音乐爱好者. 2001(02)
[4]皮埃尔·布莱兹——震荡二十世纪音乐的人[J]. 丛榭. 视听技术. 1996(01)
[5]皮埃尔·布列兹[J]. G.W.霍普金斯,孙克维,曹晓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03)
本文编号:3655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5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