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河北十番乐乐队组合形式与历史文化沉积

发布时间:2022-07-29 16:51
  河北十番乐是清代宫廷音乐文化遗存在承德地区和保定地区的古老乐种。在一个共同的乐种或乐社名义下,河北十番乐同时活态传承两种不同类型的乐队组合形式,这种在共时性乐种生存中的重叠现象,成为了解河北十番乐在不同历史背景与地域以及历史传承过程中的衍变。其中,以笛子为主奏乐器的丝竹乐乐队组合与清代宫廷礼乐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而以唢呐与打击乐器并重的吹打乐乐队组合在音乐演奏的功能上,则是由早期十番乐用于宫廷宴会使用的音乐,潜在地转换成大型神事祭祀中的音乐,是在参与民间宗教礼俗文化中的历史文化产物。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十番的乐队组合与基本演奏形式
    (一) 乐队组合考察
    (二) 基本演奏形式
        1. 坐乐
        2. 行乐
二、武十番的乐队组合与基本演奏形式
    (一) 武十番的乐队组合
    (二) 同类型乐种中“吵子”的乐队组合与基本演奏形式
        1.“吵子”乐队组合考察
        2.“吵子”基本演奏形式
三、十番乐乐队组合的历史文化沉积
    (一) 文十番乐队组合的历时性特征
        1. 主奏乐器在河北十番乐的历时性特征
        2. 历史上的文十番乐队组合形式
    (二) 元代宫廷宴乐乐队
    (三) 当下元代宫廷宴乐乐队遗存
        1. 塞宴四事中的“什帮”
        2. 清代蒙古王府乐队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易县、涞水两地的后土崇拜与民间乐社[J]. 曹本冶,薛艺兵.  中国音乐学. 2000(01)
[2]清西陵十番乐[J]. 张松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7(03)
[3]研究明代戏曲的一份珍贵史料——读据梧子《笔梦》[J]. 陆树(山仑),李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03)
[4]一幅难得的清代蒙古族作乐图[J]. 袁荃猷.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03)

硕士论文
[1]论二十世纪初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D]. 乌云塔娜.中央民族大学 2007
[2]乾隆养生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冬梅.北京体育大学 2006
[3]论清代宫廷音乐中的《蒙古乐曲》[D]. 周·特古斯.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6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66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